2017年2月2日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美國白宮新主人特朗普就職不足兩周,便頻密地簽署多項行政指令,包括凍結醫改、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國民入境及收緊移民政策等,燃起多個火頭,連高盛總裁也公開反對入境禁令。美股道指及標普500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低收,道指累跌1.1%,失守兩萬點心理關口,同時美滙指數跌穿100大關,反映資金流逆轉。
對沖基金大鱷達里奧(Ray Dalio)去年11月曾表示看好特朗普政府將推動美國經濟,如今亦急急改口,指愈來愈憂慮特朗普充滿民粹主義特色的施政。達里奧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始人,他認為入境禁令和「美國優先」等保護主義言論令人回想起1930年代的民粹政策,保護主義的害處可能會蓋過親商政策的益處,繼而損害全球經濟。基於異常不明朗因素籠罩,刻下投資者不宜重錘落注。
換言之,無論是高盛的批評或達里奧的憂慮, 都反映市場對特朗普施政的態度由「期待」和「歡迎」轉向負面。那麼,美股一連兩天回調是否意味開始轉勢?本欄嘗試從季節性因素分析美股短期發展。
根據調研機構Bespoke的數據分析,道指2月份表現於過去100年、50年及20年僅屬一般,平均升幅分別約0.1%、0.34%和0.18%,於一年12個月之中排行第十、第八及第七,上升比例分別約55%、58%與65%。不過,若遇上總統任期首年的話,道指2月份表現即變得十分嚇人。以過去100年數據分析,道指於新總統上任首年的2月份平均挫約1.78%,中位數為跌1.51%,上升比例僅36%。
另外,標普500指數亦出現類似走勢。統計由1928年起標普500指數的月份表現,2月份平均挫2.1%,屬12個月之中表現最差月份。雪上加霜的是,比較新總統上任首年標指各月份平均表現,2月份跌幅擴大至3.84%,上升比例縮減至23%,兩者均為12個月之中最差【圖】。另一個需要提高風險意識的月份為9月,平均挫2.15%,上升比例為31%。反而4月及12月贏面較高,標普500指數於總統任期首年的4月和12月份,歷年分別錄得平均4.13%和0.81%升幅,上升比例高達69%及85%。
當然,狂人特朗普可能一聲令下推出多項親商舉措,從而打破總統上任首年美股於2月表現不濟的慣例。不過,單純從季節性因素角度看,本月美股投資者宜持盈保泰,降低風險敞口(Risk Exposure),持股須汰弱留強。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於雞年首個交易日回試23000點水平,但尾段見重磅藍籌發力令跌幅收窄,U盤時段更「嘜」至全日高位收市,走勢上仍屬健康。
恒指昨天低開148點,其後顯著下滑,最多挫278點,見23082點全日低位,但下試10天線(約23070點)有支持;午後走勢反覆,收市前曾僅跌71點,收市競價市段進一步「嘜高」。恒指最終跌42點(0.2%),以全日高位23318點收市,大市成交額577.61億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