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月10日

Alan S. Blinder 博集先機

特朗普與美國詭異

身為所謂世界民主燈塔的美國,眼下行為詭異。一位總統候選人比她的對手多贏近300萬張選票,而她的對手在敵對外國勢力的鼎力相助下仍然成為獲勝者。在世界其他地方,這樣的事件可以稱之為政變。而在美國,我們叫它選舉人團。

這就是詭異之處。皮尤研究公司(Pew Research)11月30日至12月5日的選舉後民調表明,特朗普身上也出現了常見的贏家效應,只有37%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是合格的總統人選,31%認為他品行端正,26%認為他是正面榜樣。另一方面,62%的美國人認為他判斷拙劣,65%認為他魯莽。這樣的人也能贏?

幾乎所有問題都犯錯

也許,儘管私德糟糕,特朗普在關鍵問題上的立場與選民存在共鳴。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我先撇開特朗普駭人的外交政策觀,集中討論許多專家認為讓他成功問鼎白宮的經濟問題。事實上,從特朗普本人的言辭和他的內閣人選看,他幾乎在所有問題上都犯下了錯誤。這是個發人深省的局面。

氣候變化:只有一個經濟問題構成了對地球生命的生存威脅。但特朗普在選戰期間稱之為「騙局」,並選擇否認氣候變化的布魯特(Scott Pruitt)領導美國環境保護署,而布魯特在擔任油氣生產州奧克拉荷馬州檢察長時,經常與美國環境保護署打官司。這可不是美國公眾想要的政策。相反,民調數據表明美國人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關注度接近歷史新高。美國人真的不希望邁阿密海灘或曼哈頓低地被海水淹掉。

勞動標準:特朗普的勞工部長人選普斯達(Andrew Puzder)是速食業的一位首席執行官。他用低俗葷段子推銷漢堡包。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喜歡機器人,而不是人力;他不希望提高最低工資,也反對勞工部提高公司必須支付額外加班費的薪酬水準。

公眾是堅決反對他的。幾十年來,提高最低工資一直受到民調的支持,並且優勢巨大——即便是共和黨也基本如此。而5月勞工部提出其加班規則提案時,民調受訪者表示加班門檻應該設置得更高一些。

醫療:自平價醫療法(ACA)2010年生效以來,「廢除奧巴馬醫保」立刻成為共和黨信條。因此,特朗普在宣誓成為共和黨提名人選後也自然採取了這一立場。如今,身為當選總統的他選擇了喬治亞州眾議員普賴斯(Tom Price)領導衞生和公共服務部。普賴斯是奧巴馬醫保的鐵桿反對者,對分別覆蓋窮人和老人的醫療補助(Medicaid)和醫療保險(Medicare)也是如此。對共和黨來說,不幸的是他們還沒有找到如何取代奧巴馬醫保的辦法,因此他們目前的政策是「撤銷並拖延」。換句話說,就是「過兩三年再來找我」。

公眾對ACA的態度很難觀察。民調常常表現出輕微的消極態度。但這具有誤導性。比如,選舉後進行的(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民調表明26%的美國人支持完全撤銷ACA,只有19%的人支持保持ACA原貌。那麼,公眾真的想拒絕奧巴馬醫保嗎?

完全不是。在表達了觀點的剩餘47%中,絕大多數希望看到ACA擴大而不是縮小範圍。即使是共和黨也明白,ACA的許多關鍵條款,如確保具備條件的人購買醫療保險,是極其受歡迎的。我懷疑許多奧巴馬醫保的批評者其實是「標題黨」。

減稅:幾十年來,美國民調中觀點最為一致的其中之一,是人民希望對富人和公司課以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稅收。共和黨的教義一直是為這兩者減稅,而這也成為特朗普候選人全盤照收的少數具體政策之一。

事實上,特朗普只有一個經濟問題的立場比他的對立面更受歡迎:全球化。而在這個問題上,特朗普提出的貿易保護、反對移民和防止向外國外包業務,對全世界來說是壞消息。

如今,在這些問題上支持特朗普而不是傳統的共和黨國際主義的美國人只佔微弱多數。2016年4月的皮尤民調表明,4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不應該參與全球經濟,因為這拉低了工資、減少了工作崗位,而44%的受訪者認為全球化是好事,因為它開放了新市場並為增長創造了條件。比例很接近,但特朗普站在了選民中的「正確」一方。

這是重大經濟問題的民調記分牌情況。除非你認為全球化壓倒一切,否則特朗普似乎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面。

那麼,這位人品為大部分美國人所不齒並且在大部分問題上都站在少數一邊的候選人,是如何贏得選舉的?

希拉莉和起許多人所認可的一個解釋是,選舉前幾天的俄羅斯網路行動和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James Comey)不「配合」的「宣布」(後來又不了了之)。

普京得到了他想要的。科米呢?我不知道。

作者為美國聯儲局前副主席,現為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訪問研究員。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6.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