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月6日

朱鼎健 鼎言健行

河套建創科園打造港深矽谷

剛踏入2017年第三天,香港特區政府帶來驚喜,宣布和深圳簽署合作備忘錄,落實位於落馬洲佔地87公頃(面積約相等於5個維多利亞公園)的河套區土地業權撥歸香港,雙方並同意合作開發「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由港府全資興建,以及交予香港科技園公司的附屬公司建設、營運和管理這個香港歷來最大的創新科技園;兩地政府會成立聯合小組探討如何開發,港府擁有最終主導權。在簽署儀式上,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期望兩地在新創科園上「發揮好香港和深圳的協同效應」。

沒錯!港深兩地有各自優勢,若能夠合作,必定產生1 + 1>2的協同效應,深圳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經驗和人才,香港擁有國際人才、優良通訊基礎設施和穩健金融融資市場,以及潛藏於港人心內的創業DNA。

不過,今天香港面對種種嚴峻挑戰,過去一直嘗試產業轉型以創造更多元化就業機會,迄今卻仍未成功,而由於產業過分單調,香港青年人發展和向上流的機會也愈來愈少。此外,當下全球許多發達和先進國家和社會正銳意發展創新科技,作為帶動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策略,但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去年9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的競爭力排名除了跌至第9位,在創新方面的排名更插水式下降至第27位。由此可見,香港須建立多元經濟,在金融地產產業之外發展創新科技,雖滿途荊棘,但如果能夠借助深圳的創科力量,以及發揮港人的創意和創業精神,在可見的將來,「港深創科園」必定會為香港提供一個發展創新科技的平台;況且因土地匱乏,一直窒礙香港的新創企業和青年人發展創新科技事業,坐擁相等於3個香港科技園面積的「港深創科園」,加上實施香港法律,肯定能提供足夠空間和法律保障來孵化和培育香港新創企業。

雖然特區政府表示現階段對「港深創科園」的定位未有最終定案,筆者希望在此分享些少個人意見和建議。

應引入商界和創投基金

根據報章報道,政府有構思引進本港、內地和國際頂尖科研企業進駐新園,但發展創新科技產業並不能單靠「硬件」。誠如港科院創院院長、香港大學前任校長徐立之所言,發展創新科技需要有「環環相扣」的生態圈(ecology),例如要有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商品的專才,以及獨具前瞻眼光的企業家,投資新創企業和開發創新科技商品,因此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在建設「港深創科園」的過程中,不要忽略引入商界和創投基金。

在美國矽谷工作的科技行政人員和科研人才,60%非來自美國本土,而矽谷成功的經驗證明人才多元化能起到啟迪作用,兼啟發cross-fertilization of ideas,「港深創科園」亦應建立成為一個猶如矽谷的開放型及多元化社區,因為「港深創科園」位於香港特區境內,國際人才較容易進入工作或創業,凝聚到來自世界各地各方的具創意和科技人才,包括內地頂尖人才,集思廣益,互相切磋,這除了成為孵化創意點子的搖籃外,還會為香港青年人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平台,為香港的創科產業培育人才。

如果要為「港深創科園」締造一個優質生態圈,讓在那裏的人才開心專注工作和研究,特區政府在建設「港深創科園」的時候,也應該考慮保留河套的獨特生態環境,並融入創科園的建築設計之內,創造另一個具矽谷特色的深港創科新天地。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