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2016年最後一日,能與讀者作過去一年最後交流,確實是一種緣分。2016年是一個波動年,但有幸與戰友們一同努力,到最後可算是平安度過。回顧全年投資,成功與否從年頭市況已可見端倪,經歷2015年的股災,2016年一開局就風起雲湧,中國熔斷機制4日夭折,中證監時任主席肖鋼任內推動的熔斷機制引發股市暴跌,令肖鋼及其領導的中證監再成為眾矢之的,市場一片動盪,人棄我取,有人落荒而逃,心存恐慌,就放棄了2月到10月的升勢,如何做到市差時保持樂觀,市旺時保持冷靜,永遠是股場學徒終身學習的課題。
香港市場魚目混珠,好公司數不出幾間,賊股就一籮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監管機構趕不上「創新」的財技,而漏洞往往給予塘邊鶴機會,正所謂「黑有黑路」,沽空機構正是受惠者。
沽空機構近年於港股市場愈來愈活躍,繼2015年公開狙擊7家上市公司後,2016年亦有8家公司遭遇「空襲」,創下歷史新高。雖然有些受襲公司得到內地資金護蔭,復牌大升,淡倉被「夾爆」,但公司聲譽亦受損,名氣大傷。
沽空機構頻頻狙擊
沽空機構做事手法,大家見慣見熟,最近流行另一隻對付「莊家」的方法,就是告上法庭。早前就有傳媒訪問韓裔投資者池昌炫(Charles Zhi),他曾向超過12間上巿公司興訟,最出名的就是控告西伯利亞礦業(01142),指其勘探報告作假。換湯不換藥,池昌炫指出公司3個經常出現破綻的地方,包括︰一,交易一方與公司有關係,但用其他名字來企圖隱藏;二,用有問題的技術報告蒙混過關;三,殼主憑假估值報告,高價注入平價資產後,套現再賣殼。
當池昌炫發現該公司有違規情況時,就會象徵式買入少量股票,成為股東,再入稟控告有關公司,這種死纏難打的手法,雖然最後未必得逞,但效果就像沽空機構的報告一樣,令其他投資者提高戒心,避之則吉。池昌炫最近的目標,除了那傳媒提及的聖馬丁(00482)外,還有並未在文中提及的樂亞國際(08195)。
池昌炫並非以自己名義向公司興訟,而是以同鄉Kim SungHo、Lim HangYoung和Lee MoonKyu提出。樂亞本身已有官司纏身,池先生在這時候切入,到底有何盤算?正所謂「爛佬怕潑婦」, 今時今日,上市公司幕後玩家又多一對手。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沒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人仔與世界接軌的啟示 |
上一篇: | 美股形成喇叭頂 2017有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