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1月25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控制財赤債務 美國才能更好

無論誰當選總統,美國經濟之路也會很難走,共和黨明白他們必須兌現承諾,筆者本周將討論美國經濟現況,以及特朗普政府與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可以怎樣做,以下建議本人認為政治上是可行的,而且應該可以解決財赤與債務問題,為醫保、福利等各種政府開支提供資金,也可刺激經濟增長、創造職位和鼓勵商業活動。

美國人希望同時得到一些並不相容的東西:全民醫保、減稅和平衡預算,而現實上他們只可以三選二,很多美國人不明白箇中原因。當然也有例外,有些經濟學者並不關心減稅或平衡預算,在他們的經濟理念中財赤和債務都不重要,然而在現實世界,它們非常重要,美國人總有一天需要面對。

奧巴馬明年1月卸任時,美國聯邦債務將達到20萬億美元左右,加上近3萬億美元地方和州政府債務,全國整體公債將超過23萬億美元。去年債務增加了1.3萬億美元,儘管官方數字是600億美元,但每年都會出現很多不計入預算案中的債務。

克魯明(Paul Krugman)等經濟學者都說我喜歡抓住債務罵個不停,但歷史上有160個例子顯示主要國家因為債務太多而須重組債券,近年一些國家也因此出現嚴重財務危機,例如希臘。

為了預防危機,財赤和債務必須受到控制,提前10年行動也不為過,有關應對措施並不需要一次過實施,但必須以當年總統克林頓和時任眾議院議長金里奇在預算上所做出的妥協為藍本,才能平衡預算,甚至降低財赤。

難與列根時代比擬

共和黨的基本想法是製造足夠增長填補財赤。當年列根政府的減稅措施的確推高了財赤,但在克林頓和金里奇的預算控制下,債務不但減少,經濟還加速增長,債務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佔的比例也縮小;直到喬治布殊的第二個任期,政府和國會雙雙放棄控制預算,同時推出減稅措施和大型開支計劃,導致財赤和債務再次失控;及後由於聯儲局維持低利率太久,樓市出現泡沫,經濟接着陷入衰退,而在奧巴馬在任這8年間,財赤大幅增加了100億美元。

喬治布殊時代的副總統切尼當年為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開支護航時,揚言「赤字不是問題」。他基本上是對的,因為當時財赤在GDP中所佔的比例低於名義GDP增長率,即經濟增長得比債務快。

有人認為減稅有助刺激增長,但過去16年平均增長2%實在不算高,而且樓市泡沫年代的增長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現在美國平均通脹率只有1.5%左右,換言之名義增長率大約是3.5%,而今年整體債務增加了6.8%,幾乎是經濟增長率的一倍。

另一方面,想要通脹上升,貨幣流動速度(money velocity)就需要增加,日本的經驗顯示印鈔無法刺激通脹,這也意味推高通脹要比很多經濟學者想像的難。很多權威經濟學者希望通脹可升至4%,經濟可增長3%,從而逐步走出債務,這並非不可能,只是可能性不大,坦白說,美國未來4年能夠有2%增長和1.5%通脹就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了。

共和黨人希望透過削減企業稅和個人稅刺激經濟增長,雖然這些措施的確有推出的必要,但並不足以刺激增長;大幅減少管制和修訂醫保改革方案也有必要,但同樣不足以推動增長。

而且,任何經濟方案的成效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彰顯出來,即使特朗普上台首100天便開始落實執行,效果也要經過數月甚至數年才能看到。

至於美國會否在2017年陷入衰退,投資通訊Global Macro Investor主筆帕爾(Raoul Pal)有這樣的見解:「每次美國衰退都發生在大選附近,只有一次例外。美國史上只有兩位總統在任期間沒有衰退, 而他們的前任都只是當了一屆總統。」

很多人會覺得這個說法證據太少,但筆者認為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尤其是現在美國增長相對緩慢, 企業盈利受壓,美元在大選後持續上揚,而很多國家也開始上調利率,更不用說歐洲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為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

改善經濟9大建議

【圖】中是Mauldin Economics團隊製作的圖表, 顯示如果2018年出現衰退,聯邦預算會有何影響(即使在2017年或2019年發生結果也一樣):

政府收入會減少,開支會增加。在目前機制下收取的稅收只會用來支付醫保、社會福利和債務利息開支,國防等其他開支將需要由貸款支付,預算赤字將直接升至接近1.3萬億美元,非預算債務也會增加,於是在特朗普首個任期結束之前,美國整體債務就可能會膨脹至30萬億美元。從圖中可見,即使撇除所有非國防可自由支配開支,去年的預算也不會平衡,因此,如果推出減稅措施,但又沒有可予以抵消的額外收入,財赤和債務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以下是一個筆者認為有機會解決財赤與債務問題,刺激經濟增長,為醫保等開支找到資金,而且對政治和經濟傷害減到最少的方案:

1)把針對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稅率降至15%,取消所有扣稅,並向所海外淨收入徵收10%稅。這將令美國成為可以與愛爾蘭媲美的稅務友善國家,並可以杜絕避稅行為。跨國公司不單會把總部搬到美國,還會帶來更多職位,美國政府也就可以有更多稅收,去處理所有現時制度的漏洞。

2)把針對年薪10萬美元以上的個人稅率降至20%,取消所有扣稅。年薪低於10萬美元的人將不用繳交入息稅。這樣做可以大幅提振企業活動,對小企幫助特別大。

3)醫保和社會福利需要大量資金,本人建議推出某種形式的增值稅(VAT)專門應付這兩方面的需求,其他所有政府開支則由收入稅和企業稅支付。由於醫保預算龐大,增值稅至少要接近15%,但這並不代表政府毋須大舉改革社會福利和醫保架構。

4)社會福利開支應該完全由VAT支付,很多經濟學者都會告訴你,對整體經濟來說,VAT此類消費稅的不良影響比收入稅少。

5)我建議成立一個基建委員會,授權市政府、縣政府和州政府發行聯邦擔保債權,有關擔保與目前給予政府全國抵押協會(Ginnie Mae)的差不多。

6)盡可能減少監管。特朗普可以下令內閣成員在未來4年,每年從轄下部門找出5%可取消的監管規則,並予以取消,想加一條新例,就要剔除一條舊例。此外,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已經過時,應該建立新機構取代。

7)聯儲局有7名理事,特朗普任內將要委任其中4名,意味他可協助聯儲局,讓他們可以更中立地制訂貨幣政策。聯儲局的角色應該是在發生重大危機時向經濟提供流動資金,而不是對經濟進行微調。

8)貿易方面比較難搞,雖然美國的確簽了不少不平等的貿易協議,但同時有大約1150萬個職位與出口相關,不過如果能夠削減企業稅和減少管制,將可創造大量職位彌補可能流失的職位。

9)現時很多國家面對經濟壓力,被迫貶值貨幣, 例如歐羅已經跌了超過30%,而意大利的危機可能會令歐羅兌美元跌穿1算,強美元將損害美國競爭力,新政府可能會因此推出一些奇怪的政策。

小政府更有利發展

上述建議的好處是,在滿足國家融資需要的同時做到預算平衡。我明白很多保守派希望聯邦政府的整體稅收沒有增加,如果可以同時做到預算平衡的話, 我沒有意見。我一直認為政府規模太大,應該要廢除幾個部門。

雖然選民希望政府能夠承擔醫保、福利及其他必要的政府服務開支,但推動經濟增長很困難,目前環境與八十年代不一樣。當年列根在任時股市低迷,現在股市處於高位;當年股市市值是GDP的40%,現在是GDP的196%;當時人口變化也大,戰後一代(Baby Boomers)開始成年;而且經濟衰退出現在列根上任之初,其後逐步改善,經濟積存很多需求。配合減稅措施,刺激了經濟增長,但這些條件今天都沒有。美國經濟將要走不同的路,路上荊棘也會更多。

讓我再強調一次,如果無法好好控制財赤和債務,美國將會面對一場與大蕭條不相伯仲的財務危機,儘管不會是這一兩年或者特朗普任期內的事,但10年後發生的機率非常大。對投資者來說,未來幾年也充滿挑戰,現時股市估值處於歷史高位,利率也會上升,儘管幅度將較目前預期的小。

 

編按:因版面調動,本欄順延至周五見報。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