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希拉莉,筆者對戰果並不感到意外,因為筆者從選戰拉開帷幕後不久,尤其是在今年6月底,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之後,即觀察到這個世界已經變了。當時,筆者在本欄已談到,這世界部分國家的媒體的報道相當偏頗,好像遭精英們「綁架」了。
或者說,媒體報道的新聞或民意機構做的調查,已不能真正反映民意。精英運用他們的資源可以主導一件事情如何報道。這次選舉結果大大落了這些民意調查機構或主流報紙的面子,如《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一如英國脫歐前大量英國主流媒體報道英國脫歐不會成功。
筆者堅持特朗普勝出的理由,就是一場草根和中資產階級正在進行的權力重新洗牌,暫時我們不說這是革命,但它將孕育出世界大變局,值得細說。
「黑材料」未嚇退支持者
雖然在選戰中途,對特朗普不利的醜聞陸續曝光,包括他對女性的侮辱,而美國主流精英媒體馬上對他大加鞭撻。然而從選戰結果來看,這些黑材料醜聞並沒有把特朗普「幹掉」,因為在支持特朗普的選民心中,他私人的德行可以跟治理國家的行為分開,背後所反映的,是美國老百姓求變心切。
在他們眼中,精英管治的政府不公平分配資源,剝削中資產階級,如金融海嘯容許一些精英控制的金融機構,奪取了很多人的資產,並在危機時動用政府資源加以拯救,使其不致倒閉。這些行動讓中資產階級變成和草根一樣生活苦不堪言。
在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後,筆者請學生用「爬蟲技術」收集一些網上聊天的訊息。從搜集的訊息看到,參與討論的人很多都表示,必須改變目前由精英主導和控制的政治經濟金融局面。與此同時,從美國一些文獻和資料看到,美國當前精英階層(高等學歷,有一份穩定高收入,過着豐裕舒適的生活,並能分享精英共同體所帶出來的利益)人口約佔總人口15%,大部分住在紐約州、康乃狄格州、羅德島、麻塞諸塞州和加州等,這幾個州也是希拉莉在選戰中贏得最多選票的地方。
從7月到9月,媒體的民意調查顯示,醜聞纏身的特朗普,其民意支持度持續下滑。到10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從希拉莉競選團隊副主任阿貝丁分居丈夫韋納的電腦裏,發現懷疑與希拉莉「電郵門」有關的電郵,並進行調查。斯時,特朗普的民意支持又重新上升,並與希拉莉拉平,勝負難分。
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就在11月8日投票日前幾天,「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事件出現了。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去信國會,表示維持毋須就電郵風波起訴希拉莉。消息一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質疑,聯邦調查局不可能這麼快完成調查,聲稱是被操控的制度和系統包庇了希拉莉。
在老百姓心中,特朗普所言的確是一個謎團。但希拉莉所代表的精英力量竟然如此強大,對改變制度或掌控調查結果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股力量實在太可怕了。如果她當選,會不會在她的控制底下另外成立一個權力中心,完全擺脫已有的行政立法的監控?從很多事情中,老百姓看到希拉莉喜歡「黑箱作業」。此事激發了不少希望改變這腐敗現狀的沉默選民站出來,投特朗普一票,最終令希拉莉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在草根和中產眼中,精英階層是時候放手退出了。另一方面,雖然美國實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制,但在「選舉人票」制度下,卻未必能選出選民心目中的理想人選。然而,國家的資源幾乎全落在這些政客和精英共同體身上。要改變資源分配的現行制度,就必須「破舊立新」。由草根階層來進行一場扭轉乾坤式的變革。
從這個角度看,筆者便十分堅持認為特朗普的贏面,未必像主流媒體所報道那樣不堪一擊,反而更可看高一線。
對於希拉莉和其他精英階層的人,選前他們已經開始陶醉在被媒體和民意調查機構製造出來的希拉莉一定當選的假象。他們並不知道,這個他們玩弄於手掌心的政壇即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當選舉結果宣布的那天晚上,從守在希拉莉競選總部的支持者臉上,可以看出結果是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傷心和茫然的眼神,說明今後的美國,他們已經不能將之再玩弄於股掌之間了。
特朗普當選後,他的勝選演說措詞溫和,強調國民合作,一改之前狂言作風,選戰前後判若兩人。我們不排除,特朗普勝選後的國家管治行為,與競選總統行為有顯著不同,即會體現出共和黨人傳統「偏右」的政治取向,但也會稍微「偏左」照顧弱勢群體生活。
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的組閣人選,相信閣員該應不會重用那批傳統精英,估計他會從美國商界大企業中,任用與其管治理念相近的高層行政總裁(CEO)來組成內閣。特朗普上周五宣布,非常有才華的億萬富翁——彼得.泰爾(Peter Thiel)已經同意加入其過渡團隊,協助處理權力交接和行政管理等事項。特朗普比較欣賞務實,懂得談判做成生意的人。那些意識形態過於鮮明過於理想主義,很難進入他的團隊。
在競選時,特朗普揚言,他治理下的美國公民,會像他治理的公司那般——作為最高的領導人,要務求令公司內所有員工都活得開心,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按他這思想脈胳推斷,他未來的治國方略,很有可能就像經營一家「美利堅有限公司」(American Corporation )。過去,這家「公司」的領導人,是一批不把基層員工利益放在心中的精英,把經營利益幾乎盡放到精英共同體的圈子裏。但由特朗普領導的「美利堅有限公司」,管理人是會關注員工福利、了解員工需要的老闆,因為老闆知道,沒有員工的支援和賣力,他這個老闆獨力難為。
特朗普這種治國方略和政策方向扭轉,對地緣政治影響很大。在內政方面,由於他提出減稅,為確保減稅不增加政府收入改變的壓力,同時保證可把資源投放到改善草根生活的政策中,他很大機會削減龐大的軍事開支。一旦減少軍事開支,美國便要收斂「世界員警」的角色,這樣一來,在外交和對外軍事關係上,便可以為「有商有量」留下協調空間,減少與政治對手的強硬對抗。長遠來說,特朗普當選,對美國的發展更有利。
華爾街要「華麗轉身」
由於特朗普對金融業和華爾街不存好感,華爾街的精英恐怕要作出改變。筆者估計,金融銀行機構利用大殺傷性武器如結構金融產品巧取豪奪的業務上需要「華麗轉身」,退回到傳統保守的借貸業務上,以服務企業和老百姓為主。
由於特朗普反對自由貿易協議,包括揚言退出跨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因而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加劇,並為中美貿易關係造成矛盾。
特朗普當選後第二個交易日,美股回升,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回升至2.07%水平,美元短期或會稍弱,但因聯儲局大有可能在12月加息,加息後,料美元滙價將再轉強。
由目前到今年底,世界會精采百出,因為12月4日,意大利舉行修憲公投,公投若不通過,總理倫齊便要遵守承諾辭職下台,民粹主義的五星運動黨便大有機會上台執政,不排除意大利步英國後塵,積極「脫歐」,成為今年之內,繼英國公投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第三起「黑天鵝」事件,事態發展須密切留意。
作者為香港科大商學院財務系客座教授、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總監
(本文由科大商學院傳訊部筆錄,顏至宏教授口述及整理定稿)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