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
筆者講開有癮,本周開始寫的是Hasbro的天敵Mattel,公司名字由Matt Matson和Elliot Handler兩位創辦人名字中的字母拼湊而成。Mattel於1945年成立,兩年後出產了第一個熱賣玩具Uke-A-Doodle(Ukele),它可以被作為Ukulele彈奏之餘,也是一個音樂盒(Ukulele在美國頗受歡迎,畢非德也數次用上娛賓,詳看作者Facebook專頁)。
Mattel的代表作Barbie在1959年方誕生。Mattel手握大量知名玩具品牌,如Barbie、Hot Wheels、Thomas & Friends和Fisher-Price。由於主要對手Hasbro生產變形金剛、Star Wars和Marvel玩具,而Mattel主打Barbie、American Girl等女孩系列及相關產品,因此一直以來Hasbro和Mattel分別被視為看好男仔和女仔玩具公司的投資工具,此情形至近年Hasbro連獲Disney Princess和Frozen的玩具發行權才開始改變。
宏觀而言,玩具在娛樂和內容開拓的潛力,家長對兒童教育和全面發展的殷切需求,以及消費主義抬頭,都是有利玩具股的因素。就Mattel來說,新管理層的出現雖為公司在喪失重大玩具發行權後帶來希望,但能否根治Mattel本身的問題,是分析Mattel股票的關鍵。
為帶來轉變,新人事Christopher A. Sinclair、Richard Dickson和Peter D. Gibbons分掌CEO、COO和Chief Supply Chain Officer,在2015年始上任,管理層的策略是全面覆蓋女孩玩具,重點推廣旗下的女生玩具品牌如Barbie、Monster High和American Girl等,使業務橫向發展,得以觸及服裝、配飾、個人護理和印刷發行等相關生意。
但是Mattel面對的結構性問題由來已久,不是多開發幾個品牌便能解決。Barbie一直是公司的明星產品,但這也是Mattel隱患的開始。由於對Barbie的長期依賴,使公司的品牌風險過度集中。Mattel至今仍以Barbie.com在2000年成為世上首個以玩具系列命名的網站,以及在2001年發行了首張Barbie DVD為傲。雖然在去年開始為Barbie製作了更多不同的身形、不同的膚色、髮型和面部表情,但是Barbie推出半世紀以來,十年如一日(1967年時曾推出名為Black Francie Doll的黑人女孩Barbie公仔,但是身高、外形等主要外貌竟與白人一模一樣),最終導致Barbie銷情在2014至2015年全面崩潰,每季Barbie收入按年下挫10%以上,連續八季如是,促成了前任CEO Bryan Stockton被炒。去年推出的新產品雖然有止血功效,但如今玩具款式眾多,網上學習平台、電動遊戲互動性高又內容豐富,「Barbie」姐如今才出招,只好慨嘆「英雌遲暮」。
雖然現時Barbie相對集團的整體營收只佔16%,然而對Mattel的破壞力卻非單靠銷售比所能形容,事關官僚、約定俗成的文化已侵害了Mattel的創新意志。比如Mattel為了提倡企業家精神,在本年成立Toy Box。通過Toy Box,Mattel跟華納兄弟(WB)和全國性電視台ABC合作,把動漫如Kuu Kuu Harajuku、Nick、Fast & Furious、Disney PIXAR Cars等產品推向巿場。
公司期望遊戲設計人員能夠藉Toy Box鼓勵動漫版權的開發,然而人們只要在手機按鍵數下,已能在求職網站如glassdoor.com等查找到員工對Mattel公司架構疊床架屋、企業文化因循又官僚、因辦公室政治士氣低落、工時過長等一致劣評。若要為Mattel重注動力,任重道遠。
Hasbro虎視眈眈女生巿場
禍不單行,Hasbro一直對女生巿場虎視眈眈。如上周本欄所言,Disney Frozen和Disney Princess為Hasbro攻掠女孩玩具巿場的利器。Baby Alive在2006年時已經被Hasbro全面革新後推出巿場而廣受歡迎,相比之下Mattel卻在去年才與哥倫比亞明星Shakira推出BB玩具系列;在優勢明顯的女生巿場,Mattel已大大喪失主導權。
Barbie銷情雖然在本年稍有起色,但公司或已意識到Mattel現時的困境,現任CEO不能解決。11月5日,《華爾街日報》引述行政總裁Christopher Sinclair指他不會留下爛攤子讓下任接手,與較早前公司正委任獵頭公司Spencer Stuart代替Sinclair的傳聞不謀而合。儘管Sinclair的零售企業管理經驗豐富,曾主管百事可樂15年,又得品牌總監(Chief Brands Officer)Richard Dickson的全力輔助,但是Sinclair是Mattel董事局留任最久(20年)的董事,一個老臣子,試問又怎能令公司脫胎換骨?因此Sinclair如果真的在短短年半丟官(在去年4月才正式取代Bryan Stockton成為CEO)是合理的結局。Mattel的官僚文化深入民心,Mattel因為享受了過長的Barbie繁榮期,如今要解決如此「深層次矛盾」,將是何等困難;公司對新CEO管理存疑,可視為Mattel最大的經營風險。
下集,筆者將跟大家研究Mattel的反攻機會(例如開拓自家品牌、男生玩具巿場)以及最新股價水平。
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財務總監,專頁:www.Facebook.com/yiuwinghim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設定曾氏通道觀察期有計 |
上一篇: | 釋法都可解決中港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