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0月29日

鄧文耀 私募廣角鏡

投資文化從量到質的昇華

過去幾年筆者在內地留意到一個挺特別的現象,就是每當內地樓市炒到飛天的時候,往往創投界的投資量都較低,而每次中央出招打壓樓市,創投界又會再次熱鬧起來。

像前幾年內地多個城市實施限購等打壓樓市措施,突然之間多了很多新晉天使投資者四出尋找早期項目投資。

記得2012至2014年,一些初創投資會議中,比較好的項目CEO都被塞好幾張投資協議(不是Term Sheet),不少單靠商業模式的改造,而並非有什麼技術的初創企業,都能輕易獲得一輪又一輪的資金融資,例如開發App找上門美容或煮飯的初創企業大量湧現,北京有一個洗車App,杭州有公司又做一個,厲害的是純粹抄襲也能獲得融資。

樓市創投呈逆向關係

後來樓市政策鬆綁,便出現大升浪,創投界的投資金額也大幅降低,進入創投資本寒冬。事實上,在這一背景下,近年風投界的投資風氣也有變化。一大批新晉天使投資者投了出事的初創企業後,不敢再像過去般快速亂投,甚少像以前出現搶投現象,投資者有更多時間了解企業情況。

另外,投資者不再熱中只着重商業模式提升的初創企業,例如資源共享類或電子商務類型等企業;反之,一些着重顛覆、取代性質強的核心技術初創行業,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VR、新物料、電動車產業鏈等有技術門檻的企業,就成為新一輪風投或天使投資者的主要目標。

這個轉變也是大勢所趨,內地過去15至20年,人口紅利在互聯網普及下充分發揮,一些商業模式上的突破。

譬如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騰訊(00700)的社交平台、滴滴的打車App等,都透過人口紅利快速成為巨無霸,雖然沒有什麼核心技術驅動,也能夠藉着大量燒錢搶佔市場。

然而,互聯網平台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少商業模式創新都已經有了主要企業,擁有強大的護城河,使其他新對手難以進入。

創業模式由技術推動

時至今日,創業環境逐漸由商業模式推動,轉由技術推動,不但創業門檻提高了,對投資者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畢竟看一種新藥,一間新物料企業,相對看一家洗衣App所需要的知識,要稍微專業一點。

在資本寒冬之下,雖然初創企業不易覓得融資,但確實令內地創投界進入一個自然進化過程。

近期樓市飛天後人民幣貶值,內地資金為防貶值湧到香港買樓,未知會否帶動更多資金流進本地創投界?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