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19日

溫天納 納論神州

瘋狂地價 內房終極調整何時到 ?

兩周前本欄目曾談到內房在9月開始或有調整可能,其後筆者與內地相關部門及不少地產開發商的朋友進行討論,究竟價格下調的可能性有多高?

毋庸置疑,內地目前的地價還不斷攀升,但近期二線城市開始相繼出台樓市調控措施,估計將有更多核心二線城市重啟限購或限貸。在這個前提下,按邏輯判斷,自9月開始至明年上半年,內地樓市的確有調整壓力。

隨着地方政府陸續推出調控政策,房地產售價格和銷量增幅或會回落,其投資增長幅度或呈劇烈波動。不過,站在穩經濟的立場去看,房地產作為內地固定資產投資的一環,中央政府真的會將房地產壓下去嗎?

在過去一年,內地樓市的消費力被釋放,甚至呈現透支趨勢,最終將影響內地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而信貸市場最有可能受影響而收縮。若確定內地房地產市場轉淡,市場量價將回落,投資亦會減慢。若樓市再度陷入低氣壓,全國樓市的信心同樣會受到影響。

土地市場價升量跌

要判斷9月之後內地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趨勢,就要觀察8月的情況。筆者參考近期內地一份非官方8月土地市場的統計,全國302個城市土地市場成交的平均樓面地價,按月大幅上升46%。不過,在計算相關土地成交面積作比較時,卻明顯下跌,出現價升量跌的情況。

針對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因上海8月持續出現高地價成交,整體拉動了一線城市地價大幅上漲。與去年比較,內地一線城市地價更是翻倍。不過,與全國整體數據趨勢並不一樣,四大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積依然持續上升。持續多月的量價攀高,市場幾近失控。

在二線城市中,地價亦早已超越房價,出現「麵粉貴過麵包」的現象。今年上半年,儘管內地部分城市已出台調控措施,例如合肥、蘇州、南京等,但相關政策較「溫和」,且從未在根本上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未起到防止樓市過熱與房價過快上升的效用。地價依然不斷攀升,房價繼續上漲。

內地家庭在高價位的樓市中,繼續借貸買樓,已成為市場常態。在上半年,內地個人按揭貸款增長速度大幅超越其他性質的貸款,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幾乎全部為個人購房貸款。目前,內地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熱情依舊高漲,地價頻現破紀錄升幅,新房交易量連創新高,上海離婚買樓人士激增,北京民眾正上演「搶房」,反映熱情空前,引起政府的警惕。

踏入9月份,內地樓市呈現「秋老虎」狀態。投機炒作「高燒」不退,除了涉及需求外,更與內地經濟轉型時期投資回報率下降、大量資金涌入樓市有關。不過,長線而言,樓市「高燒」難以持續,最終也會回歸理性。始終,站在中央立場,房價升幅過快過大,有以下三大壞處:

一、將引發資源配置扭曲,加劇經濟中現有的結構性矛盾;

二、擠壓內地居民其他領域的消費支出,影響相關實體經濟產業的正常發展;

三、進一步推高商務及人力成本,某程度抵消國家「減成本」的努力,亦不利內地創業創新潛力的釋放。

未來一年勢將放緩

綜觀內地形勢,中央政府隨時出台調控政策。故此,「高燒」難成為內地樓市的常態。在未來12個月內,內房增長速度有頗大機會放緩。始終,內地一二線城市房價快速上升,引發市場擔心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狀況。目前內地在資產荒、實體產業不景氣和樓市泡沫分化的背景下,產業和金融資本為尋求出路,一直在內地樓市、股市、債市等數個有限的投資市場中快速穿梭。整體而言,內地樓市終極調整「只會遲到、不會不到」,而是次調整受影響的城市也會較多。

筆者估計,中央政府將進一步規範樓市秩序,遏制炒作風氣,以「標本兼治」的模式進行。一方面,中央將繼續堅持打擊干擾市場的行為,及時傳播市場真實訊息,引導置業人士形成理性預期。另一方面,中央必須從根本問題出發,全面處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各項部署,積極培育實體經濟的新動能,提升資本對不同領域投資回報的預期,吸引資金回流實體經濟。此外,內地不同城市的基本面亦不一樣,故房地產調控政策本身亦應該實行「因城施政」,該緊的收緊、該鬆的放鬆。政策必須要有地域區分性,否則定必不到位,調控效果亦會是枉然的。

作者為資深投資銀行家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