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7月6日

信析 信析

歐洲新危機 橫掃意大利

在英國脫歐公投前,金融大鱷索羅斯大手沽空被國基會(IMF)稱為「全球最具風險的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德銀,估計賬面賺逾千萬歐羅;其拿捏時機之準,不但讓人拍案叫絕,更令已衰足一年的歐洲銀行股,再次變成市場焦點。在德國證交所掛牌的德銀股價由6月23日英國公投日的15.76歐羅,跌至本周一的12.37歐羅,不足兩周跌幅達21%;然而,相對部分意大利銀行股價同期跌幅最多達三至五成,只是小巫見大巫。歐洲下一波重大危機,如今正在意大利持續發酵。

事實上,泛歐Stoxx 600指數無力維持上周升勢,周一轉跌0.7%;首10隻最大跌幅股票中, 意大利的銀行佔了6間,意大利全股銀行業指數(FTSE Italia All-Share Banks Index)甚至跌近2012年歐債危機的水平【圖】。另外,意大利10年期國債孳息率自6月27日開始升越西班牙國債,而且息差有擴大趨勢,反映其國債的吸引力不如西班牙,在在說明意大利金融業正陷於水深火熱。

意大利銀行業的問題根源在於龐大壞賬,估計高達3600億歐羅,約佔銀行總貸款17%(歐盟平均6%,美國約2%)。有分析指出,今年初意大利銀行業的平均Texas Ratio(壞賬與銀行資本緩衝池的比例)【註】處於105%,倍高於歐羅區平均50%的水平,反映破產風險甚高。

作為意大利第三大銀行的西雅那銀行(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是新一波歐洲危機的風暴中心,彭博早前推算其不良資產佔總資產高達三分之一,5年期CDS目前再度升至2012年歐債危機的水平,股價則創歷史新低。西雅那銀行周一收到歐洲央行要求,須把目前469億歐羅的問題資產,在2018年前降至326億歐羅,降幅達30%。雪上加霜的是,這些不良資產難覓買家,很大機會須由西雅那銀行獨自承擔,這將導致其出現資金缺口。

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正尋求歐盟同意,允許國家向銀行業注資400億歐羅的拯救計劃,希望可暫時保持銀行業流動性,穩定投資者信心。不過,鑑於希債危機時,歐盟曾訂下避免納稅人為銀行爛賬埋單的規條,國家注資銀行前,其股權、債權人甚至存戶必須先承擔損失。因此倫齊希望動用稅款拯救銀行業的做法,似不可行。

更嚴峻的是,意大利是全球第三大發債國家, 公債總值2.23萬億歐羅,相當於GDP的130%。意大利銀行業持有本國國債總值約4190億歐羅,兩者早已綑綁在一起,若意大利銀行業崩潰,主權債危機亦勢必不遠,實屬歐羅區一大計時炸彈。英國公投結果加速資金逃離歐洲,亦變相為意大利金融業危機火上添油。

歐洲央行本月底公布歐洲銀行業壓力測試,屆時意大利的困境將原形畢露,較能測算意大利金融危機對整個歐羅區帶來的衝擊。縱然近年歐洲央行積極設立多面防火牆,意大利金融危機料不致火燒連環船,導致其他歐羅區國家金融體系崩潰,但亦足以令歐羅滙價受壓。一旦意大利拿脫歐來威脅歐洲央行批准其注資行動,歐羅前景必定凶多吉少。

註:Texas Ratio即估算銀行不良資產總和與實質資產加上壞賬準備金之比率;當該比率超越100%並愈趨向上,代表破產風險愈高。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