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7月5日

信析 信析

商品頭段顯霸氣 環球量寬反不利

2016年上半年,商品期貨市場光芒四射,追蹤24種商品價格的高盛商品指數(GSCI)累積升幅達20%,個別品種期貨回報更逾50%。無論貴金屬還是農產品,都見投資者絡繹不絕加入好友陣營。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報告顯示,截至6月28日當周,非商業(或投機性)投資者所持黃金和白銀的淨長倉數目,分別驟增13258張和3706張,攀升至33萬張和8.58萬張,同創紀錄新高;未平倉合約亦於近年高位徘徊。

另外,金價和銀價的3個月期權逆轉利率(Risk Reversal)分別飆升至2011年及2009年以來的高位,在在反映期權炒家目前異常看好金、銀後市。

6月初本欄已指出;「若單純以20%升跌幅作為牛熊分界,路透CRB商品指數自今年2月11日以來累漲逾23%,彭博商品指數亦較1月低位上漲21%,幾可斷定商品市場已步入牛市。」綜觀上半年商品期貨市場,以豆粕(Soybean Meal)價格累升53.8%最為標青;銀價累升46.6%排第二;緊隨其後包括瘦肉豬(Lean Hogs)、糖、鋅、布蘭特期油和大豆,升幅皆逾35%。至於天然氣,正如本欄5月21日所講「氣價料倍升」,其時天然氣價約為每MMBtu 2美元,目前已升至2.9美元之上,累升45%。

今年上半年商品市場所以能出現「逆轉勝」,其實不外乎三大因素:超賣反彈、避險,以及美元走軟。

一、超賣反彈

由2014年下旬至2015年底,高盛商品指數期間累跌近六成,當中紐約期油價由過百美元最多直插達75%,這一段跌勢尤其驚心動魄,到今年初兩度下破每桶26美元水平不果並展開反彈,才成功穩住整體商品市場。

二、避險

踏入2016年,環球金融市場主題離不開「不確定性」一詞,導致股、滙、債市波動不堪,資金無處可去,陸續走入有形資產。黃金、白銀受惠避險需求;內地甚至一度興起「炒黑、炒蒜、唔炒股」(見4月23日本欄)。

三、美元走軟

美滙指數自去年形成的橫行區間頂部(100水平附近)下跌【圖】,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得以撥開年多以來的烏雲,由1月低位計,高盛商品指數一度彈升43%。

至於商品後市去向,自英國脫歐公投後,四處響起「加推量寬」、「減息」、「貶值」等呼籲眾央行放水之聲音,市場憧憬商品市場重回QE1、QE2的黃金時代。

然而,並非每次QE皆能推升商品價格。例如美國QE3期間,歐日央行同時量寬,相抵之後,美滙與商品價格橫行一段時間。故此,若目前對環球再度量寬的預期真的「靴子落地」,計及歐、日和英(甚至加上中國)央行大舉放水,即使美國減息或推出QE4,美滙亦可能如同QE3期間般難以大跌,甚至受英國脫歐導致局勢不穩影響而反覆升值,令商品價格升勢受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