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7月2日

Anson Sir 型格理財

英脫歐再考驗投資心理素質

英國脫歐屬於黑天鵝事件,許多市場人士包括筆者也始料不及,恒生指數當天大跌約1200點,卻反彈至只跌609點收市,形成難得一見的長達1200點巨型陀螺,代表看好看淡者也有相當多;之後一星期的上升令到看淡者再跌眼鏡,再一次印證變幻原是永恒。

當我們看淡股市,多會找利淡消息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然而及後股市不跌反升,又會對原先預期下跌的落空感到不安,並減慢了應對速度,這涉及行為經濟學的「定錨效應」及「確認偏誤」,如能改善,就可以更快應對市況轉變。

定錨效應易致判斷偏差

容許筆者先提一提,要捕捉此次反彈是需要相當投機的經驗及時間,且伴隨不少風險,隨時轉為大跌也不出奇;有時沒有入市也可以當作是風險管理,只要沒有養成每天只做「風險管理」而不行動就可以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件事需要下判斷時,很容易產生「定錨效應」(Anchoring),即是堅信某些事實、數據或想法,即使與決策或判斷不見得有任何關聯性,若有關聯性,影響或更大;「英國脫歐是影響經濟的大事,肯定會對未來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所以股市必定下跌!」當你確定這個是唯一的可能性,內心便會產生一個預期,例如恒生指數會跌至15000點,自然希望股市會朝着這個方向走。

可惜的是股市經常事與願違,若果我們內心只會有「應該」及「理性」,便很容易在股場中死於非命,諸如前述「股市必定下跌」可以是2個月後而非即時出現,那現在沽期指便有相當風險。

通常行為經濟學內的心理傾向是有連接性,即一個傾向緊接另一個,與定錨效應最易一起出現的是「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人傾向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證據,而這個「有利」是指對內心想法或喜好的有利,對客觀事實有時可以是有害的。

最好學李小龍「Be water」

當內心認為英國脫歐會令股市下跌,那看技術圖表時便會傾向找「向下跌」的訊號,但市場上1分鐘前的「肯定」隨時可變為「否定」,這時腦海內固有的「肯定」便令我們只看到確認利淡的訊號,失去了技術分析的客觀性,到事與願違了一段時間,當然是輸了數次錢的時候,又會由看利淡改為看利好,不幸地碰上大戶適時沽貨,隨即跌入另一次因確認偏誤輸錢的循環。

由於許多心理傾向影響到技術分析的判斷,令到誤判不斷出現,所以學習技術分析久了,便會由預測未來大市變為不斷觸摸大市轉變,例如25號的觀點仍是短線利淡及觀望,到了28號見到股巿先低後高,就要改為準備短線向上破位立即買入的部署,同時準備隨時再轉勢沽貨的心態。當然這些買賣方式或心態已屬短線投機,不是人人適合,有些錢或許不是適合你賺的。

中長線投資者則可觀望消息對股市及經濟的影響再行定斷,例如英國脫歐可能令到美國加息放慢,反倒利好後市,但又可能影響歐洲債務及對中線環球經濟產生衝擊而利淡後市,凡事總有兩面,要不被定錨效應及確認偏誤影響,就要如李小龍所說:「Be water, my friend.」。

Q&A電郵:[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