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18日

私人銀行暨財富管理專題特刊

首季市場動盪 風險胃納受損
高淨值人士變穩陣「追息族」

2008年金融海嘯後,私人銀行客戶一直偏愛回報穩定、波動率低的資產(如債券),近兩年才稍見買股意欲回升,但去年夏季至今年初的環球股、債、滙市大波動,再次令許多高淨值人士退回「安全至上」部署,外滙反而變成今年熱門的投資對象。多間私人銀行反映,在超低息環境下,很多客戶都降低了對投資回報的要求,部分超高淨值(UHNW)人士轉而增持流動性較低、但長期回報較高的私募基金。

滙豐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策略亞洲區主管范卓雲表示,過去亞太投資者的風險意識較低,2009年後愈來愈多會從風險平衡角度去考慮資產配置,以往喜歡重倉某一資產類別(股、債或滙市)的客戶,如今都更加重視分散投資。環球央行同步量化寬鬆,以及接近零息環境,也是資產管理的頭號挑戰,許多投資者已修訂回報預期,因為核心存款利率大跌,債券息差也跌至歷史低位,所以近年出現「追息族」,對派息穩定的公司債及高息股有持續的需求。

滙豐:近月轉為風險正常化

加拿大滿地可(BMO)私人銀行投資部亞洲區主管甄俊傑透露,客戶經歷過首季金融市場驚魂後,偏向買入高評級債券,高息股也備受青睞,避險心態仍重。許多主權國債已變成負利率,客戶極欲避開,轉而買入高評級的公司債。

范卓雲亦稱,歷經年初大波動後,投資者的風險胃納受到損害,私人銀行客戶的組合現金比例相對高;3月以來風險資產反彈、油價見底復甦及一些宏觀經濟指標回穩,客戶開始檢討投資組合,但整體心態仍是謹慎,只是由「恐慌模式」轉為「風險正常化模式」,並不是「很願意冒險模式」。滙豐現時建議客戶增持股票及另類資產,減持定息債券及現金。

BMO:買外滙可得額外回報

甄俊傑指出,4月油價反彈及人民幣穩定後,現時客戶避險意欲回落,但都寧願「不熟不買」,很多人減持現金後傾向增持債券,有些就會增持科技股,不是太多人會大舉買股。現時客戶風險取態分歧,進取投資者喜用槓桿,現金水平僅約4%至5%;保守投資者的現金水平則可高達25%。客戶今年傾向投資外幣,因為全球金融體系一體化,很多不同地區的股票升跌同步,反而外滙的額外回報很明顯。客戶仍喜好持有人民幣,因相信人民幣存款可保3厘息,而年內跌幅少於3%,可跑贏美元,另外,貨幣掛鈎存款及外幣期權也非常流行,有些客戶是出於實際對沖需要(如家人在海外讀書),並非純粹投機。

法巴財富管理亞洲投資服務主管Arnaud Tellier早前表示,首季大波動嚇怕客戶,縱使市場氣氛好轉,只有少數人增持風險資產,客戶資產組合的現金水平反較之前輕微上升,他們驚魂未定,更偏向投資簡單及低風險的產品。惟若市場情緒進一步好轉,高現金水平可能成為入市彈藥。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