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20日

丁晨 金融協會

ETF助港鞏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地位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業一直是支撐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產業之一,而財富管理業務更是整個金融產業鏈中的「兵家必爭之地」。自2008年美國爆發信貸危機以來,全球財富管理的版圖逐漸向亞洲傾斜。香港依靠完善的法制體系、自由高效的市場機制和地緣優勢,一躍成為亞太區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

根據香港證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 香港的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7.7萬億港元,為亞洲最高。其中,源自國際投資者的資金佔到了71%,顯示其財富管理的高度國際化水平。從增長速度來看,香港在2008年至2014年六年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高達142%,為全球增長最強勁的地區。

筆者作為香港資產管理業界的一員,親眼見證了香江這些年財富管理業務的增長與繁榮。然而最近幾個月,特別是自去年年底美國加息,且市場放大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以來,全球資金的流向發生了些許變化。

香港素來作為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的重要橋樑,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難免會感受到壓力,然而憑藉多年來累積的制度優勢,以及在亞洲獨特的地緣優勢和經濟地位,筆者相信,香港作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很難被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取代。

然而要鞏固和保持當前的領先地位,僅僅着眼在低稅率、法制完善、自由高效這些耳熟能詳的傳統優勢並不足夠。時移世易,香港需要不斷地1檢視和完善自身的軟硬件條件,不斷地發掘新的競爭優勢。

近年增速全世界最快

筆者多年來致力於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香港市場的發展,不妨從ETF這個角度來淺談如何為香港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盡一分力。

ETF作為結構透明、交易便捷的基金產品,堪稱金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世界上第一隻ETF於1990年誕生於加拿大,短短25年迅速在超過20個國家發展開來。ETF綜合了封閉式與開放式基金的雙重優點,滿足條件的投資者,既可以在一級市場直接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又可選擇像交易股票那樣直接在二級市場買賣。眾多投資人經驗表明,在有效市場中多數投資組合的回報很難長期跑贏大盤,因此ETF 的出現滿足了投資人希望能夠以簡單便利的手段,獲得與大盤相同收益的願望。

近年來,ETF在財富管理領域內的角色正在變得愈來愈重要。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reenwich Associates發布的數據,目前美國三分之一的公共養老金有運用ETF在其投資組合,在歐洲28%的公共養老金和19% 的公司養老金採用ETF達致其投資目的。對個人投資者而言,ETF更是難得的分散投資風險,以簡單方式接觸多元化資產的投資工具。

2015年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眾多基金遭遇巨額贖回,但ETF所管理的資產總值卻逆市同比增長8.3%,達到歷史新高2.95萬億美元。

ETF資產規模的大小與金融市場的成熟程度有密切關係。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ETF市場,截止2015年底,管理着約2.1萬億美元的資產;其次是歐洲,管理約5074億美元資產。

亞洲ETF的發展落後於歐美,但是近年來的增長速度為全世界最快。特別是香港,在1999年就已推出了第一隻ETF—盈富基金。截至2016年2月底,香港共有138隻ETF,管理約400億美元的資產,領先於除日本和內地以外的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香港ETF的交易非常活躍,2015年全年平均每日成交額達88億港元,ETF產品佔港交所證券全年總成交的8.3%。

豐富產品增加深廣度

不過在這些亮眼的數字背後,也顯現出一些問題。首先,香港的ETF種類較為單一。目前在港交所掛牌的ETF將近90%都是股票類ETF,固定收益和商品類ETF數量很少;其次,ETF的流動性分布不均。根據港交所披露的數據,截至2015年3月,前五大ETF的交易量佔到所有ETF產品流動性的95%,部分ETF的成交量接近於零。

前五大ETF分別為安碩富時A50 ETF、南方富時A50 ETF、盈富基金、恒生H股指數ETF,以及華夏滬深三百指數ETF。換句話說,香港絕大多數ETF的交易量集中在內地和本港股票有關的對象,亞洲和世界其他市場的ETF產品鮮有投資者問津。

反觀ETF發展最為成熟的美國,根據ETF.com 發布的資料,2015年十大最活躍ETF中,有六隻ETF是非美國本土標的資產,例如歐洲、澳洲及遠東地區資產。

其次,雖然股票類ETF數量最多,但債券和商品類ETF的比例佔到總數的25%左右,高於香港10% 的比例,特別是美國市場上有超過140個商品類ETF,其中許多是世界上成交最活躍的商品ETF,例如US Oil Fund、SPDR Gold Shares等。

當然,不同地區因其地域文化、投資者偏好等不同,無法直接比較,但香港若要鞏固自己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需要不斷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流動性的深度和廣度,才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和資金前來交易。

所幸的是,香港監管層一直十分重視和支持本地基金業的發展。近年來在信託制度、稅收制度以及發展新產品方面,有很多新的嘗試和改革。例如,今年2月證監會批准設立槓桿和反向型ETF,為本港ETF的發展開闢了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槓桿及反向ETF是通過投資金融衍生品的方式,以期獲得潛在指數或資產的多倍收益或者反向收益(扣除相關費用前)的產品。其對象資產可以是股票、債券、貨幣或商品等不同資產類別。

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股市收益率下降, 投資者對於槓反型產品的需求使得槓反ETF獲得快速發展。

目前在歐美、韓國、日本和台灣等地,槓反型ETF均有廣泛應用,它在香港的落地是監管者順應國際趨勢的舉動,使得本地基金業者得以開發更多形式的產品,特別是基於其他國家和地區資產ETF,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為內地客提供金融服務

根據香港金融發展局發布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3000億美元的資金投資於和亞洲資產相關的ETF, 但這些ETF中的絕大多數都在美國掛牌交易。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有天然的地緣優勢成為全球投資者交易亞洲資產的首選地。

另一方面,香港作為中國連接世界的橋樑,背靠內地廣大的經濟腹地一直是香港獨特的經濟優勢。過去香港在協助國際資本投資內地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和財富的積累,愈來愈多的中國投資者正在走出國門,尋求全球資產配置。這意味着新形勢下香港有了新的定位和使命,那就是為內地尋求海外投資的客戶提供專業化國際化的金融服務。

中央政府最近發布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表示,繼續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這為香港鞏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給予了制度上的有力保障。

無論是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走進來」,還是協助內地資金「 走出去」,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務都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作為本港基金從業者之一,筆者力求身體力行,同其他業者一起共同促進香港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與繁榮。

作者為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南方東英首席執行官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