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2日

馮培漳 計論短長

風險管理 避減轉受

幾個月前曾發表過一篇名為〈風險管理與內部監控〉的小文。文中曾向香港會計師公會和獨立及非執行董事學會提出了一些請求,希望他們能為有關人士提供點指導,莫要求求祈祈盲中中便讓獨立董事們以身作則,「先行、先試」。慎於始則終無亂,撞了板再回來補救便顏面無光了。此亦符合老子之道的「損有餘以補不足」也。識嘢者又傳又幫又帶,使不足者盡快趕上,於是整體的知識面和普及面得以提高,整個香港股壇也得益不少。

上網找點資料。在一個叫Business and Industry Portal的地方找到一篇名喚Treat risks to your business的文字,倒符合深入淺出之道。茲執其大意譯之以供同好共享。

首先要做的是Treat Risks。設定一個風險管理計劃,把要涉及的範圍「捉」出來,並定下規則何時需作檢討,最少是一年吧,因為做生意是不會一成不變的。有了新的內容或開了新的戰線後,如踩進了「一帶一路」之範圍,風險便自然有改變了。

設法避開和減低風險

我們曾經討論過「風險是不可消除的……我們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把風險管住,即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接受大家認為可以接受的風險罷了。」所以,要做好風險管理,第一件事,就是「避開風險」(Avoid the risk)。

可以選擇的話,凡見有險即避之則吉是最好的選項。事實上是否可行或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曾經此折磨者皆心中有數。例如保險公司出盡法寶去搶保單, 單搶到了,錢也收到了,卻又為如何處置此筆大額保金而頭痛。

買什麼來作投資也是有風險的,可是Avoid得了麼?就是買香港政府包起的iBond也有風險,因為買了入息率近乎零的iBond,其風險就是放棄了可賺更多錢的其他投資了,而且接受保單本身也有風險:鬼知投保者是為了洗黑錢而出單乎?

第二,就是「減低風險」(Reduce the risk)。

採取一切可以減低風險之措施,例如「落疊」前之品質監控、審查、合規包括符合內外規定、員工之培訓,以及定期之程序維護和變動。「落疊」前有些步驟是要由操作人員自行執生才能生效的。如防範洗黑錢方面,投保人提供的銀行收支詳情以及政壇人物名單的定期更新等。

也要制定一些補救措施,好處置遇意外時如何可即時填補不落空。例如電腦系統有誤時,保證印出銷貨單及送貨單之程序不受影響、店外電腦存檔、減輕各項損失或必要時可出馬解畫的公關計劃等。

注意轉移和損失補償

接着就是「轉移風險」(Transfer the risk)。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就是保險公司的再保安排了,只是一般做生意者不是人人都可做得到也。通常有針對性地買點保險、把部分工序外判、與人合作或是搞點合夥事業,即不可事事都靠自己落手落腳親自上陣才可成事者,多多少少也可轉移一點出去吧。

有些看來可笑,但真有需要時卻是賴以救命的措施也是不可忽視的,如:交叉培訓員工,使他們成為可多面作戰之能手,不可為缺一人而生產停頓也;平時多聯繫供應商或同行,必要時可開創另一渠道,莫為一時經脈之斷折而束手無策。退下生產線之舊設備也不可一下子便棄之不理,暫時忍忍其阻手阻腳吧,用得着時卻是千金難買也。

揣揣度度到此田地,也別忘了買點保險了吧?損失補償(loss of income),第三者、工傷或其他意外,自然災害引致供應商無法供貨,乃至最普通的勞工保險也是不可或缺的。前幾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意外,竟連累到西九某大型屋苑的空調維修無法進行,因為生產停頓了,某些零件遂缺貨。

度到最後,仍無法用上稱任何一種方法解決問題時,便只有「接受風險」(Accept the risk)了。「天跌落嚟當被冚」是一種態度;「船到橋頭自然直」是另一種;「不須着意求佳景,自有奇逢應早春」自是境界更高了。但是說到底,賠過一次後,下次便不敢怠慢了。

由最近亞洲電視的員工包括受薪董事無糧出而引起浮想,員工可向破產及欠薪基金申請援助,但董事不行,無你的隊排也。

時時讀報,知某些上市公司「唔得掂」,估計其獨立董事那份報酬也是凍過水的。不知可否如本文所提,立法規定由公司買個有特別指明用途的保單,專為cover獨立董事的薪酬而設的?保費有限矣,意義卻重大。保單可委託獨立及非執行董事學會受託代管。不然獨董們勤勤懇懇,忠忠直直,到頭來難搵到食!所謂「一生惟謹慎,大事不糊塗」者,到頭來也是嘥氣罷了。

作者為香港執業會計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