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22日

容志偉 經管錦言

下一代怎樣和人工智能共存

一場人工智能和人類棋王在圍棋上的對決,讓人工智能由只是在電影出現的虛構影像變成平民百姓的真實話題。有不少人更說人工智能曾經在比賽的棋盤上,用棋子排了一個「死」字,以示向人類挑戰。這當然只是一個笑話,但這也反映出不少人確實開始擔心自己會否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有知名資訊科技界領袖預言,人工智能帶來的威脅並不是取代人類工作,而是讓人類因有人工智能的幫助而變成毋須工作,因而無所事事,喪失鬥志。然而筆者卻認為,這預言並不正確。

未來的人工智能肯定可以大幅提升生產力,甚至有可能產生多於人類需要的產能,但大部分的人工智能都是由商業機構所研發的,而不是政府,所以使用人工智能的服務並不會是免費的(正如讀者如需要使用蘋果Siri的服務,首先要做的是購買iPhone)。人類因此也不會因人工智能大幅提升生產力而變成毋須工作,受惠的會是研發人工智能的商業機構,而人類只是轉到一些人工智能未能勝任的崗位工作。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勝任的工作通常都是一些初至中級、日常很多時都只有少許變化的工作。然而,這些工作都是年輕人進入職場的踏腳石,讓年輕人有時間和空間去適應和學習,進而在職場向上流動。

當我們的下一代大學畢業之時,人工智能也應該已經發展到更高的層次,很大部分初至中級的工作都應該已經由人工智能來處理。結果是下一代必須要有能力由沒有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在毋須經歷在初至中級職位踏腳石的磨練下,快速成長去擔任一些人工智能未能勝任的高層次工作,否則我們的下一代根本沒有機會開始向上流動,真正的變成無所事事,喪失鬥志。

要有創新和跨學科知識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只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工智能。既然人工智能不會消失,我們便要想想,下一代怎樣和人工智能共存呢?筆者認為,重點是要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擁有創新、跨學科知識和讀心術的能力。

相對人工智能,創新是人類的強項。我們可以無中生有,可以突然提出一些不相關的念頭,從而解決問題。但創新從來並不是天生可以擁有的能力。

前陣子,筆者和數個大學生討論有關創新創意的問題時,他們希望筆者教導,讓他們迅速擁有創新的能力,因為他們相信應該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去達成這個目標。就正如不少大學也有開辦的碩士課程,用一些系統的方法去教導創新。

挑戰常規並富有見識

筆者認為,能否創新,不在於方法, 只是在於是否勇於去挑戰常規和權威,同時有足夠的見識。即使有最好的方法,卻達不到這兩個要求的話,很大機會只是原地踏步,所提出的創意很可能都不是很創新。

另外一個重要的能力是跨學科知識。單一學科的知識其實在今天已經不足夠。可能有讀者會說不少大學生都是雙主修, 有些是懂財務又懂會計,有些則是懂電子也懂軟件。但筆者所說的跨學科知識,是兩種或以上完全不相關的學科知識,例如懂財務又懂心理學,懂工程也懂哲學。

不相關的學科知識看似沒有關係,但卻會提供跳出框架的想法,例如,在工程上遇到難題,苦無對策,但如果工程師同時精通哲學,繼而在哲學家的道理中找到新想法,從而解決難題。

跨學科知識其實也是人工智能的弱項,因為要將人工智能的學習技能和已學到的知識轉移到另一個範疇是非常困難的。舉一反三會是人類的強項。

人類讀心術超越人工智能

最後一個重要的能力是讀心術。相信不少讀者,特別是男讀者,都曾經試過伴侶說「是」,其實說「不是」。在任何表情、細微動作中也不能知道對方是在講真話或是講反話。但我們很多時也能憑心感應而知道真正答案。

這個能力正正是人類溝通的一種方法,也就是筆者所說的讀心術。人類這種溝通方法的特別之處是同樣的數據會在不同時間出現不同的結果。而數據和結果卻沒有可計算的必然關係。因此也使擅長理性分析和決定的人工智能在這方面無法有好成績。

這三種能力讓下一代能夠和人工智能共存,但某程度上都只是防守性的方法。有沒有進攻的方法呢?

筆者的公司是香港極少數研究人工智能和將人工智能商業化的機構。在和同事討論這場棋賽中的人工智能時,得到了一個答案:為何研究和開發人工智能只會由少數人去做呢?如果讀者的小孩子就是研究下一代人工智能的人員的話,無論將來的世界變成怎樣,讀者的小孩子都會立於不敗之地。怎樣做?在大學時,不再只選金融法律,選讀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的學科便可以了。

人工智能的大方向是不會逆轉的,但我們的下一代卻可以學會創新、跨學科知識和讀心術,或進一步成為人工智能的開發人員,未雨綢繆。即使人工智能真的在棋盤上用棋子排了一個「死」字,我們也可以靈活變通,就如電影「食神」經典的一幕,將那個「死」字變成一個「掂」字。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