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4日

翁海穎 珠三角發展

本土經濟vs本地經濟活動

過去2年,有香港政治及社會人物大力倡導「本土經濟」,佐以街頭消費、天台種植的成功例證,爭取民心。「本土經濟」似被推崇為拯救香港經濟的良方。選舉暫告段落,或許是時候來理性評估「本土經濟」的實質貢獻,更重要是基於香港現實,區分「本土經濟」、「本地經濟活動」對香港發展的不同作用。

廣為周知,GDP以「本地經濟活動」的增值為基礎。居民運用工作來增加本地經濟活動,通過消費以創造「經濟活動」的商機。企業(當地、外來資本)利用該地經營,向本地、境外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

本土經濟特點

香港經濟的特點是外向型。如果把香港經濟理解為「本土經濟」,着眼700百萬香港居民的本地市場。2014年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額4932億港元,近三分之一還來自內地旅客購物消費。試想一個3000多億港元的本港居民消費規模,如何帶動香港當前近2.2萬億港元生產總值?

同期,香港總進出口高達3.7萬億港元,香港近半生產總值由進出口、金融保險、運輸物流、專業及商用服務等外向型產業貢獻。本地導向的批發及零售、住宿膳食、製造、農漁業僅佔香港GDP的十分之一。這些本土型產業要翻倍成長,才有機會與進出口業比肩。惟在人口老化、消費能力下降的香港大環境下,有關行業爭取到雙位數增長已難能可貴,至多帶動1%至2%經濟增長。

如果把「本土經濟」與港人企業畫上等號,存在排斥外來企業之嫌,忽略了香港擁有大量外資、內資企業。不少外企在港設立區域總部,提供高端就業機會,促進香港經濟的國際化。過去20年新增許多內資企業,近半香港證券市場的市值和成交額來自內企。

如果把「本土經濟」與「港人消費」連在一起,就忘卻了香港開埠以來的華洋消費兼具,迎合居民、訪客的多元消費特色。正如新界鄉郊士多、茶室的地方風情濃郁,要滿足全面消費需求,還得逛全球採購的百貨公司、超市和酒樓。

興許把「本土經濟」與扶持「小本經營」連在一起,更具現實意義,涉及香港政府對中小、新創、社會企業的扶持,惟此沒有與「國際化經濟」形成矛盾,香港不乏外籍人士來港創業,為香港帶來國際最新脈動。

復耕、水耕、天台種植等建議,作為環保型項目值得大力鼓勵,惟閒暇式農耕活動,很難與享受農業補貼的他國專業農耕機構競爭。

概況而言,香港近年對「本土經濟」的不同演繹,與解讀者的社會政治背景相關。支持者的認同則涉及其身份階層、生活歷練,有時還加入對兒時回憶的潤飾美化。

單就經濟而言,所有發生在香港的經濟活動都是「本土經濟」。企業的資本來源、東主國籍從屬政治、社會領域的價值判斷。就經濟歷程,國際市場從來是香港重點。獅子山下年代,大家胼手胝足在工廠加班加點,爭的是外貿訂單,工餘的街邊熟食、茶餐廳消費是對緊湊生活的調劑放鬆,也不見得是當時的時尚風潮。身處全球化的國際都會時期,香港面對重返往日的倡議,情懷重返完全理解,然而模式重返且用之於重振香港經濟,成功機會有多大?經濟效益在哪裏?

從「唯GDP」角度,本地經濟活動至為關鍵,包括鼓勵本土、外來企業在當地的經濟活動。內地政府過去數十年的招商引資,看重的就是GDP,珠三角的深圳、東莞是表表者。這似乎並非香港之選擇。

1998年起,香港的GNI總額(本地居民總收入)長期高於GDP(本地生產總值),內地和新加坡剛好相反。本地居民總收入衡量本地居民/企業在該地、境外地區的收益,香港的GNI高於GDP,說明了香港企業在境外地區賺錢,隨後把收益撥回香港。相對地,內地和新加坡的GDP高於GNI,表示境外企業投資當地,賺取該國利潤。

港企着眼全球市場

香港的偏高GNI,反映出香港企業着眼於更寬闊的全球市場,加上近20%香港GDP來自進出口部門,本港市場早就不是香港企業的市場重點。為此,利用「本土經濟」推動香港發展,或許更多出於情感訴求,而不一定是市場的理性選擇。

實事求是而言,GNI高於GDP的結果,同樣存在發展問題。香港企業境外投資時,往往會把部分香港崗位轉移境外,形成香港內部的職位流失。較典型例子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的製造業北移,珠三角的香港廠商盤滿缽滿,本港工業崗位不斷流失,造成今天的工業人才斷層,欲振乏力。過去幾十年的香港製造業、服務業的產業外移,使得香港年輕一代不易透過工作來累積經驗,晉級不易。低收入職位的普及化,進一步拉緩香港經濟動力。更深遠的是,香港年輕一代看不到前景,沮喪日增,更趨內向思考,而非外向開拓。

珠三角的影響

過去幾年,珠三角的前海、南沙項目吸引了香港企業投資興趣。有企業利用自貿區項目、海淘熱潮,在部分港人的反內地旅客影響下,把部分香港零售活動轉移至有關地區。這類投資活動長遠會增加香港GNI項下的收入,卻減少GDP項下的本地經濟活動。從分配角度上看,經濟效益進一步流向企業,香港工薪階層受到影響。批發零售活動的外移,將打擊香港的購物天堂美譽,更重要是削弱了香港國際化、多元化的市場樞紐地位。

無論是GNI的境外投資、GDP的本地經濟活動,最終目的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過度鼓勵境外投資,外移「本港經濟活動」,無助改善GDP和民生水平,更影響香港的區域樞紐地位。過度着眼於「本土經濟」的內部市場,經濟規模有限,且無法培養香港年輕人才的國際視野。

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一定需要對外開拓市場,爭取境外利益。香港作為城市型經濟,必須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歷史上沒有一個強大經濟城市可以孤島式發展,至少柴米油鹽得來自外圍農村的供應。本專欄長期倡導的香港——珠三角合作,正是突破香港圍城自顧心態,利用基礎建設、制度協作、產業合作等形式,把周邊地區的經濟資源吸引至香港,長遠地創造更多的香港本地經濟活動。

經濟發展從來都是成本、效益之間的取捨平衡,每一項經濟建議皆有其利弊,影響分配格局。關鍵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經濟世界裏幾乎沒有完美建議,有的話,觸角靈敏的香港企業早就出手,何須建議。香港經濟發展靠的肯定是本地經濟活動,而不是本土經濟。具體怎麼做,各施各法。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