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2月30日

麥狄文 金融街密語

民企老闆盲目追求名牌投行

話咁快又一年,回顧今年投資市場係先甜後苦,當第二季缸邊友仲沉醉於港股大時代來臨之際,原來A股股災已經等住喺7月上演;緊接8月人民幣忽然大幅貶值,引發新興市場走資,中港兩地股市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阿爺連環出招救市亦無補於事,港股慘變國際提款機,本來賺到盤滿缽滿嘅缸邊友,手上股仔頓成蟹貨,原來港股大時代不過係南柯一夢。

雖然話港股今年多災多難,但港交所(00388)重奪全球集資額最高交易所寶座,可見港股今年仍然相當熱鬧,尤其內地暫停新股上市一段時間,亦驅使唔少內地企業改咗喺香港上市集資,投行搞企業融資嘅團隊,今年仍然大豐收。

上星期講過唔少新股上市即潛水係有苦衷,阿Man同個行家傾開呢個問題,行家就話某啲上市公司老闆其實唔抵可憐,原因係公司搞上市時,唔少老闆、尤其係民企老闆,都盲目追求名牌,非要搵大牌子嘅投行搞上市,結果公司係成功上市,但上市後冇after market安排的話,股價一樣要潛水。

蚊型行真係幫到手

行家話與其盲目追求名牌投行,心甘情願付上高昂顧問費,倒不如搵啲真係幫到手嘅蚊型投行,慳咗顧問費預留搞after market,對公司上市後表現更有保證。

最近有單case正正係某內地民企搵咗最具規模中資背景嘅投行做保薦人,投行呢個case收成700萬元顧問費,不過,除咗孭住保薦人呢個名義之外,就繑埋雙手等其他上市團隊做晒嘢,當然after market安排亦欠奉,結果新股上市又係即時潛水,所以名牌投行唔一定幫到手。即使花費高昂嘅上市費用,若然新股認購方面冇好好部署,尤其係配售部分搵唔到大孖沙肯坐貨,搵到再多名牌投行做保薦或包銷,一樣冇用。

今年反而有幾個名不經傳嘅保薦人,佢哋安排上市嘅新股,全部錄得可觀升幅,事關呢幾個保薦人,除咗安排上市之外,最重要係搞好晒本book,國際配售部分全部搵晒投資者認頭,IPO部分貨源有限,即係成手貨坐到實一實,上市後貨源仍歸邊,股價自然一飛沖天。

不過,民企老闆一於少理,亦係一般土豪特性,話之你識飛天,唔係名牌一向唔錄用,難怪行業龍頭嗰十間八間投行,喺市況艱難時,一樣賺到笑。

講到底做乜生意都一樣,能成功建立一個品牌最重要,一旦成名做咗行業名牌,名氣大咗就算hea住做亦能生意滔滔,財源滾滾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