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27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順流逆流

10月26日,周一。美國科網巨企捷報頻傳,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微軟公布季度業績後,股價普遍錄得一成左右的升幅,帶動納指重上5000大關。

眾巨頭中,亞馬遜向來令人又愛又恨,高增長而不賺錢,粉絲卻不離不棄耐性驚人,立定主意與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風雨同路。亞馬遜上季業績終為他們帶來驚喜,隨着股價大升,貝索斯身家水漲船高,一躍而成全美第三大富豪,財富增至535億美元(以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為準),僅次蓋茨和畢非德,貝索斯全球富豪排名亦由第七位升至第五位。

業績亮麗股價破頂

有銀士身家因應股價上落而變,數字遊戲而已。可是,亞馬遜季績於三個重要環節大獲全勝,雖未必足以改變淡友對該公司的一貫看法,但從生意層面着眼,投資者也許另有一番體會。

三個重要環節,一為營業額按年上升48億美元,以金額計增長歷來最大;二為自由現金流達7.6億美元,創了非聖誕季度新高;三為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邊際利潤大升,對集團經營利潤貢獻多達一半。憑着這三個領域表現遠勝預期,亞馬遜有力地反駁了淡友的質疑,業績公布後,股價一舉衝破600美元水平。

與蘋果、Alphabet、微軟等坐擁天文數字現金的科技巨企不同,亞馬遜捧場客從不寄望集團派息;也許為了予人一點點善待股東的感覺,亞馬遜近年亦趕上了回購股份潮流。然而,論家對此毁多於譽,批評公司為買而買,回購並非高增長企業財務資源的最佳出路。

無論如何,亞馬遜上季自由現金流顯著改善,而雲端業務AWS佔集團營業額僅8%,貢獻利潤卻高達五成,經營邊際利潤率更由去年同期的8%,大幅上升至25%。毫無疑問,這門生意乃亞馬遜季績的亮點。

本小利大話雲端

事有湊巧,本報「財經DNA」作者之一林國泰,周一談的正是亞馬遜,對該公司雲端業務提供了一些極具參考價值的數據。亞馬遜北美、國際及AWS三大業務範疇,上季經營利潤分別為5.3億、-0.6億和5.2億美元。一望而知,亞馬遜北美核心網上零售業務與起步不久的AWS雲端業務,經營利潤旗鼓相當,對集團的盈利貢獻無分軒輊。

這除了反映雲端生意對亞馬遜愈來愈重要外,林君提供的另一組數字,充分說明集團雙線發展的底因。亞馬遜第三季北美、國際及AWS收入分別為150億、83億和21億美元。換句話說,AWS是在收入只及北美核心網上零售業務七分一的情況下,為亞馬遜貢獻一半盈利。老畢屈指一算,AWS的經營邊際利潤達25%(5.2億/21億=0.247);北美業務的經營邊際利潤卻只有3.5%(5.3億/150億=0.035)。林君以「本小利大」來形容集團雲端業務,貼切不過。

亞馬遜早已是網上零售龍頭,而這類業務向來以量食糊,邊際利潤不如新發展的雲端生意,屬正常現象。然而,從以上兩組數字不難想像,只要AWS的利潤率不致在競爭轉趨激烈下快速收縮,並在銷售方面保持高增長,亞馬遜的估值水平雖不一定會因此而變得吸引(盈利增長若追不上股價升勢,市盈率仍將居高不下),卻足以令投資者對這家「不賺錢企業」改觀。

網購熱顯盛衰

林國泰文內提及本港多家公司今年先後加入網上零售戰團,包括CEC國際(00759)旗下759阿信屋、HKTV Mall等,這些公司不約而同面對運輸成本高企的挑戰。

這令老畢想及近日在《華爾街日報》看到的一則報道,詳細介紹了全美各地公寓房東在處理堆積如山的網購包裹時手忙腳亂,以及康涅狄格大學郵件室被包裹「淹沒」等網購盛況……亞馬遜連廁紙也送貨上門,誰還會去沃爾瑪?前者季績令人眼前一亮,後者預先張揚未來兩年冇運行;從兩家公司的股價表現【圖】,零售世界順流逆流,不已寫在牆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