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
10月12日,周一。本報社評上周六有這樣的一段話:「敍利亞戰局因俄國介入升溫,但戰火背後卻是兩大產油國俄羅斯及沙地阿拉伯暗通款曲,並積極為『增產戰』的鳴金收兵而製造條件。」
好一句「暗通款曲」。俄國、沙地在秘密交往嗎?抑或應該說,俄國在西方制裁、油價低殘下腹背受敵,沙地若有心為增產戰鳴金收兵製造條件,俄羅斯將成為再好不過的下台階?
重溫油價風暴
重溫油價暴瀉的來龍去脈,去年6月見頂回落初期,輿論普遍認為美國借沙地之手推低油價,藉此向去春吞併克里米亞並支持親俄武裝勢力與烏克蘭開戰的莫斯科施壓。油價大跌對俄國經濟和盧布的傷害,較西方制裁尤有過之,但沙地依照美國本子辦事,推低油價意在打壓俄羅斯,跟事實顯然大有出入。利雅得容許油價下滑,矛頭所指實為近年產量激增的美國頁岩油企;為奪回市場份額,沙地不惜犧牲價格捍衞市佔率。
去年11月感恩節當天,油國組織宣布維持產量不變,本已疲莫能興的油價進一步大瀉,美國頁岩油商首當其衝不在話下。至此,沙地阿拉伯配合美國懲罰俄羅斯不攻自破,市場焦點轉向沙地針對美國石油業宣戰。
俄羅斯跟沙地「眉來眼去」,早非今日始。普京不會容許本國產油量由外人決定,俄羅斯因而不會正式加入油組。
可是,與其他非油組產油國如加拿大、墨西哥以至美國不同,俄羅斯在油組維也納總部設有觀察代表團,莫斯科與沙地關係不壞,於此可見。
按照社評的說法,沙地在中東地區的宿敵伊朗最近打破外交孤立,成功跟西方修好,解除制裁指日可待,反而美國與沙地關係陰晴不定,加強了利雅得跟莫斯科「走在一塊」的誘因。
一練七傷七者皆傷
這個觀點合情合理,惟必須補充的是,沙地阿拉伯一直有意拉攏俄羅斯,藉着這個石油和軍事強國的加入,大大提升油國組織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正如前述,普京不會容許外人對俄國石油產量指指點點,但從莫斯科在油組設團觀察可見,俄羅斯對於以某種形式與該組織合作並不抗拒,只要時機成熟,隨時可以「各取所需」,包括在產量上達成共識。
在《倚天屠龍記》中,崆峒派七傷拳威力無窮,但一練七傷,七者皆傷,研習此絕世武功,自身得先受嚴重損害。內力深厚者抵抗力強,足以多撐一會;功力淺薄者不自量力胡亂涉險,輕則殘廢重則喪命。
武俠世界天馬行空,但沙地自恃得天獨厚產油成本低,深信自傷對手必更傷而發動增產戰,跟內力高強的武者迫功力遠遜的對手齊練七傷拳,看誰先一步倒下,道理相通。
七傷拳練到深處,功力再高亦難逃心脈盡損。自油戰打響以來,委內瑞拉、尼日利亞等財力較弱的油組成員國固然叫苦連天;為維持社會安寧政權穩定,必須向敢怒不敢言的國民大派免費午餐的沙地阿拉伯,也被迫以外滙儲備和舉債填補財赤,可見發動這場戰爭的沙地,為求得到想要的結果,同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油價低迷,盛產石油的美國州份大受打擊,但花旗經濟結構多元化,消費佔GDP比重更接近七成,油價下跌雖令能源環節受挫,惟利弊相抵,對經濟的影響不像依賴油氣國家直接。對沙地阿拉伯、俄羅斯以至其他油組成員國來說,油價高低並非企業賺多賺少的問題,牽涉的乃國家收入、政經命數,時間一久,想不鳴金收兵恐怕亦不行。
油組大員唱好油價
現在是否沙地收手的時候,我不知道。然而,欲改弦更張又要不失顏面,沙地必須向全世界展現捍衞市佔率策略奏效,目的已達主動收兵。上周日,油國組織主席和秘書長「唱雙簧」,先後表示非油組產量下降、需求堅穩,油價已經見底。另一邊廂,俄羅斯和沙地決定月底舉行專家會議,為穩定油價商討對策。再看美國能源資訊局(EIA)的數據,7月以來產油量持續回落【圖】。以上諸點加在一起,是否已譜出了沙地「功成身退」的前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大市沽強取弱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