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29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無事不管有功於世 瞞天過海股東當殃

9月28日,周一。歐洲人作弊,美國人插手,福士(又稱大眾汽車)減排醜聞已非頭一樁。若非美國聯邦調查局拉人封艇,圍繞世界盃主辦權的貪污事件,也不會在今夏鬧得滿城風雨,最終導致原可四度連任的國際足協主席白禮達匆匆下台。

事隔三個多月,年初於福士內部權鬥中勝出的行政總裁溫特科恩(見9月26日EJ Global「人氣我寫」),在排山倒海的壓力下於上周三宣布辭職,下場跟白禮達一模一樣。從美國環保局9月18日揭露福士減排造假以來,該股已跌逾三成,一心瞞天過海的管理層固然責無旁貸人頭落地,惟即使如此,給蒙在鼓裏的消費者亦不會善罷干休,追討賠償的訴訟勢必陸續有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從公眾利益出發,美國「愛管閒事」的作風有功於世。然而,福士引擎在廢氣排放上有「雙重標準」,一般投資者不可能瞭如指掌;美國無事不管,對福士股東無疑是噩夢一場。

減排醜聞的來龍去脈以至對德國和全球汽車業的衝擊,坊間評論鋪天蓋地,但有一點媒體似乎着墨不深,卻值得投資者格外留神。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在一篇題為A Mucky Business的文章中,花了不少篇幅介紹福士業務架構中一項重大隱藏風險。許多汽車公司都有自己的財務分支,負責向消費者和汽車代理提供貸款,福士亦不例外;集團旗下的財務機構同時接受客戶存款,性質一如銀行。過去十年,福士財務分支的資產規模增逾一倍,迄6月達1640億歐羅,佔集團總資產44%。

與2009年美國政府因通用汽車(GM)財務分支GMAC資不抵債出手打救時的情況相比,福士財務機構的資產規模跟GMAC出事時相若,但對短期債務和存款的依賴尤有過之。福士汽車和財務兩個領域合計,明年6月前需要償還的債務達670億歐羅,這還未算進名義敞口(notional exposure)高達2000億歐羅、用以對沖貨幣和利率風險的衍生工具。

由天堂墮進地獄

單從上述數字看,福士的財政狀況尚未致於「嚴峻」,但債權人和存款戶一旦因集團誠信破產而質疑其償付能力,債券持有人、存戶以至衍生工具交易對手便有可能先下手為強,令福士面對擠提、要求增加抵押品和拆倉等壓力,減排醜聞一波未平,債務和流動性危機一波又起。

通用落難,是因為金融海嘯人人自危;福士出事,則因造假舞弊東窗事發,兩件事的性質不一樣,惟在信心危機這一點上卻殊途同歸。以德國每七名工人便有一人受僱於汽車業,最壞的情況一旦發生,老畢相信德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理。然而,福士剛在今年擊敗豐田成為全球銷量一哥,頃刻間由天堂墮進地獄,能不叫人唏噓?

從投資角度出發,最值得一問的,莫過於股價一周挫逾三成的福士,是否值得吸納?投資者必須謹記的是,一家公司股價跌了數十巴仙,並非買入的理由。在油價從高位瀉逾一半後「低吸」油股者,應該明白老畢在說什麼。

長短倉策略值得考慮

不過,以福士的情況而論,股價數天內倒水般崩瀉,只要出現不那麼壞的消息,股價也有可能在超賣下反彈。打個比喻,媒體在報道福士可能面對的罰款時,無不立足於美國環保局勒令集團回收的48萬輛已售出問題汽車、每輛最高罰金3.75萬美元這個基礎。兩者相乘,180億美元自然大字標題呈現眼前。可是,以同業如通用、豐田的汽車回收個案為準,最終支付的罰款,僅相當於最高金額的一個「零頭」。這方面的情況若變得明朗化,對福士股價可以是「利好消息」。

話得說回頭,福士蓄意誤導消費者,證據確鑿水洗難清,集團為醜聞作出的65億歐羅撥備,看來不足以應付即將湧現的天文數字索償潮;金漆招牌蒙上重大污點對福士產品的殺傷力,更加無從估計,集團未來數年銷售和盈利實難樂觀。

本報不少作者近期皆提及長短倉策略(long / short strategy),其中新欄目「金融外星人」特別提到,此策略分為市場中性(market neutral)及非市場中性(non-market neutral)兩種。以福士的個案而論,老畢認為市場中性的長短倉策略值得考慮。篇幅所限,明天詳談。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