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7月24日

佛善竹 細水長流

證監手起刀落 漢能傳奇蒙塵

去年12月本欄有一篇有關漢能薄膜(00566)的文章「漢能大市值 想起大躍進」,感嘆漢能賬面盈利能力驚人,冠絕「缸湖」,我等凡夫俗子未能參透,只好作罷。意想不到的是,其後短短半年,股價屢創新高、市值水漲船高,一度有望「染藍」;至早前股價單天暴跌近五成,公司由自願停牌發展至證監會出「紅牌」,公司復牌無期。漢能一案絕對佐證坊間「香港好彩仲有證監會」的說法,對照A股「暴力救市」,香港股票市場歷久不衰,的確是有其因由。

根據上市規則第8(1)條,證監會有權在其認為上市公司的文件載有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或為維護投資大眾及公眾利益等情況下要求交易所停止有關證券的交易。證監會以有關上市規則勒令上市公司停牌以至強制清盤,漢能並非第一家【表】。

證監會針對漢能的問題,正正是市場人士關注的兩大重點:①上市公司與母公司間的大量關連交易,以及異常的毛利率和規模,還有最終母公司的賬目情況;②最終控股股東李河君通過抵押上市公司股票等方式的借款情況。

上市公司表示無法要求母公司及李河君提供有關資料,理由牽強。所謂真金不怕紅爐火,提供有關資料予監管機構是所有市場參與者應有之義。難道有關資料又是國家機密?公司另一方面不斷取消先前與母公司的關連交易,以及一些與太陽能風馬牛不相及的綜合企業簽訂的生產設備採購合同,予人此地無銀三百両之感。

當年大躍進走完了,換來的是4年大饑荒。漢能的大躍進故事走到這裏,恐怕埋單的是持有漢能股票的小股東及接受漢能股票作抵押的債主門。

公司結局可能難堪,但香港股票市場的正義也再一次得以伸張。

筆者是證券投資持牌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