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7月10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內地托市 槓桿減變增

港股經歷一場股災後,終於出現報復式反彈,恒指昨天升876點,收復了周二跌幅1459點的56%,收報24392點,不少二三線股升幅以幾十個巴仙以至倍計,大跌市後的反彈一般都十分誘人,但很多時都是陷阱,此時入市只是希望博一個可觀的反彈。

大陸股反彈,令歐美股市也雀躍,執筆時歐股普遍升1%至2%,市場預期本周日死線前希債問題會有一個圓滿結果,於是入市買定先。然而,希債談判的發展,在過去幾星期屢次讓市場跌眼鏡,所以要慎防出現另一次滑鐵盧。

債務重擔轉至政府

下半年環球局面是經濟放緩,債務不斷上升,最後要靠各地央行的貨幣政策支撐。美國聯儲局昨天凌晨公布6月議息報告,並沒有對加息時間給予指引,卻對中國經濟及希臘可能脫歐帶來的衝擊表達憂慮。

中國經濟連番減息、降準後,尚未見起色,確是環球經濟的隱憂。國際經合組織(OECD)的經濟綜合領先指標5月進一步放緩【圖1】,歐羅區表現較好,英美及中國較弱,特別是中國,指標連跌3個月,每月下跌0.2,5月報97.3【圖2】,看來未來幾個月內地經濟進一步放緩的機會較高。

金融海嘯後,環球經濟復甦步伐緩慢,負債不斷向上疊,麥肯錫環球研究所的結論是,高負債拖着經濟增長,也令金融市場變得更波動及脆弱。該研究所今年2月曾就環球債務情況發表報告,發現自2007年金融海嘯後,環球債務不減反增。以整體債務與GDP的比率計,由2007年第四季的269%,升至去年第二季的286%【圖3】;以各類借款人劃分,政府債務的增長最快,金融機構則大幅放緩。

金融風險意識薄弱

這也不難理解,為挽救金融機構,不少債務由金融機構轉移至政府,希臘便是其中一例子。希臘於2012年重組債務時,在德國政府的要求下,希臘政府向當地銀行業注入資金,讓希臘銀行業得以償還德國及其他外資銀行的債務,銀行脫險,但希臘政府卻負上龐大債務。當天若果外資銀行削債,今日希臘不會面對如此大的危機。

根據該項研究,這段期間,中國的債務增幅最驚人,全球57萬億美元的新增債務,中國佔了三分之一,除了海嘯後急忙推出的4萬億元人民幣振興方案外,其後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理財產品及近年的場外配資等,都加大了經濟的槓桿。更甚的是,這些市場都是在正常規管範圍之外,到了出事,當局才急急剎停,反映政府的金融風險意識不高。

金融往往是經濟最不穩定的環節,它既可載舟亦可覆舟,在香港收取存款及公開銷售投資產品集資,都受到嚴格規限,但在內地往往如無掩雞籠,說是金融創新,但出了事當局就要急急亡羊補牢,以公帑補救。

今次內地政府出招救市,其實也如希臘般把槓桿由民間轉到政府身上,股民大增孖展倉,令股市大跌,於是人行向中國證券金融股份公司注資,由其轉借予券商提高市場流動性,甚至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拿錢去認購主動型基金,透過基金不但買藍籌,也買各類中小股。

A股牛仍有望翻生

此外,中證監鼓勵公司回購股份,由銀行提供孖展融資,中銀監也允許銀行對已到期的股票質押貸款與客戶重新合理確定期限,對股票質押率低於合約規定的,雙方也可自行商定押品調整。以上種種措施都跟減槓桿防風險背道而馳,這也是海嘯後各國政府的取態,先解決眼前危機,把長期的問題按下不表,於是問題愈積愈大,總有一天爆煲。

不過,內地A股是否無法再見新高呢?那又未必。以中國經濟之疲弱,人行跟隨英美日歐同行,推行量化寬鬆的機會愈來愈高。觀乎其他市場經驗,一有QE,股市大漲可期,大家不妨等這一天來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