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6月8日

封小雲 珠三角發展

十三五規劃期將實現粵港合作重大跨越

今年是十二五(2010-2015)規劃的終期,也是十三五(2016-2020)規劃制定期的重要時點,圍繞即將到來的2016年至202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央政府與各地方政府,都在展開緊鑼密鼓的研究。根據一般慣例,預期本年度的下半年,中央政府將會推出十三五規劃的綱領性文件,以作為規劃制定的指導思想。此一時期,粵港政府也在積極謀劃十三五規劃期的合作。為此,本文就此發表一些很不成熟的觀點。

就十三五時期粵港合作所面對的內外經濟形勢看,十三五規劃期粵港合作與融合的推進,具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首先,十三五規劃期是粵港合作深化、實現區域合作模式跨越的重大時期。在這個時期粵港澳三地必須如期完成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使命。2009年中國政府批准的《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明確提出「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內容納入規劃」,把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合作第一次提升為國家戰略。隨後粵港澳三方分別簽署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與《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更提出了三方合作,建立世界級的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目標。

大戰略需要由點的實驗與示範來推進,由此,十二五規劃期廣東的前海、橫琴與南沙三地,成為實現這個大戰略的三個新合作平台,而被列入國家戰略。上述文件是近年來推進粵港合作融合進程的綱領性文件,且都是以2020年作為目標期而提出的。這個時期恰好與十三五規劃期疊交。也就是說,十三五終期的2020年,正是珠三角地區與香港(包括澳門),通過全面融合而形成具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這個終期目標初步完成的重大時期。

進入經濟增長新常態

其次,十二五終期之前,2014年底粵港之間簽訂了《CEPA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定》,比內地提前一年完成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十二五時期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的目標。這是內地首份與香港簽訂的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協定。標誌着粵港之間的合作深化進入一個合作機制跨越階段。

為此,中央批准由三個國家戰略平台(前海、橫琴與南沙)組建廣東自貿區,在自貿區中加快合作的制度創新。這表明,粵港之間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實現,並非終結,而是一個不斷持續深化發展的動態進程。十三五時期將是上述協議具體落地與實施的一個關鍵時期,而整體的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將跨越10年或更長的時間;

第三,十三五將是中國實質性地進入經濟增長新常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2008年以來,中國在面對多重疊加衝擊下,包括全球金融海嘯與經濟危機;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浪潮驟然終結,全球市場嚴重萎縮;內外經濟重大失衡等等。通過一系列周期性與結構性的政策實施,逐步校正經濟的內外失衡(對內的投資與消費;對外的出口與進口即長期巨額的貿易順差),從而使經濟發展戰略產生重大調整。

由此,中國開始邁向一個經濟發展長期穩定增長的新常態。一方面,這個新常態從內部看,其發展動力的轉換是從過去的要素、投資驅動發展走向創新驅動戰略;另一方面,適應這個新常態的是中國全新的開放大格局,即「一帶一路」的戰略。這個戰略標誌着中國的開放從過去的主要圍繞歐美地區、偏重沿海;轉變為以發展中經濟體為主體,陸海並重的全方位開放。創新驅動與「一帶一路」將成為經濟新常態的內外兩大戰略支點。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兩個內外戰略,將是粵港兩地在十三五規劃期推進合作及融合進程的重大背景與基礎。

合作延伸至廣東沿海

從粵港各自的經濟發展看,兩地都急需創新內在的增長動力,推進整體的經濟轉型升級。持續發展成為兩地共同的意願與需求;而日前國務院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文件中,提出了「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這是中國開放體系格局創新在粵港澳合作推進的具體體現。也即在粵港澳合作以大珠三角地區為核心區域的基礎上,更大範圍地延伸至整個的廣東沿海地帶。這是粵港合作格局的跨越。

在即將起草的國家十三五規劃中,也有極大可能把粵港澳大灣區列入國家戰略。因應經濟新常態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兩地對經濟發展形成的客觀共同訴求與共同利益,將是未來5至10年間深化合作與融合最為深刻的經濟根源。

上述提及粵港合作的「三個跨越」,將成為十三五時期推進粵港持續合作的主要內容。目前粵港兩地政府均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期的合作規劃。近期香港特區政府的各個部門已經完成了與內地8個不同方面的合作規劃初稿;而廣東政府也在制定十三五時期粵港澳合作的規劃。

事實上,兩地政府都不乏規劃人才與高手。按照規範方式對粵港兩地合作做出規劃並非難事。但是,難就難在所有規劃最終都是要落地的。無法實際落地的規劃即使預期前景描繪得十分宏偉美麗,也不過是一紙華麗文字構成的空文。尤其是涉及區域性合作的規劃,只有在能夠真實反映合作各方的經濟訴求,且把這些訴求轉化為最大化的共用利益,才能保證規劃合作的內容與項目確實落地。沒有共同的利益訴求,根本上缺乏合作的基礎,就無法使合作深化,更遑論合作規劃的成功。

由此,粵港雙方要達成十三五規劃期的深化合作與融合,重要的不在於規劃本身,而在於兩地是否能夠在目前中國與世界的經濟發展大勢中,捕捉合作所帶來的客觀市場機遇,認清這種市場機遇背後所蘊含的共同利益,並通過合作使其利益最大化。這種兩地自身經濟發展所激發的共同合作需求與客觀走勢,才是推動合作深化的經濟原動力。

作者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