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6月5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德拉吉,我要跟你搵食!

6月4日,周四。這個世界如果有一種遊戲叫「估佢唔到」,那麼把注碼押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身上,保證有贏無輸。

德拉吉周三就歐羅區經濟和貨幣政策發表最新談話,德國十年期債息在他開腔後錄得1998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幅,孳息抽上八個月高位,雖仍不足1厘(按息有咁筍大家必定爭崩頭借),但德國十年期債息4月中最低見過0.05厘,由這個水平升至目前約0.9厘,短短個半月升足17倍!

利率敏感板塊響警號

大家可能會說,唓,升17倍仍未到1厘,有啥大不了?話不能這麼講,須知道,所有資產的預期回報、諸般信貸的定價基準,皆立足於以政府債券孳息為代表的「無風險利率」(risk-free interest rates),德息從低位抽升17倍,影響的不僅是德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各位若有留意美債動態,想必發現美國十年期債息周三晚曾見2.4厘,與今年2月低位1.67厘比較,反彈幅度約43%,雖沒有德息那麼誇張,惟那只因美債狂態一直不如歐債,物極必反在程度上略有出入而已。單論趨勢(借貸成本回升),歐美是一致的。

「無風險利率」回升趨勢一旦持續,按息跟着調整、股市受壓只是時間問題,對利率敏感的板塊其實早就響起警號。道瓊斯公用股指數5月初出現「死亡交叉」(50天線跌穿200天線)以來進一退二的走勢【圖】,以至香港的領匯(00823)五十步笑百步,不已清楚告訴大家,超低息環境正在改變嗎?

做好呢份工

債息債價逆向而行,最能感受債市轉向切膚之痛的,莫過於摸頂買入美債ETF(兩例:TLT、EDV)的投資者。反過來看,跟此輩對着幹,不論沽空美債ETF抑或買入賭債價下跌的ETF(一例:TBT),這段日子大有斬獲不在話下。

我在文首指出,德拉吉乃「估佢唔到」遊戲的長勝將軍,大家肯定會追問:「點解?」所有中央銀行家,耶倫、卡尼、德拉吉以至不在其位的貝公、格老,人前人後都擺出central bankers大不易為、要「做好呢份工」難乎其難的模樣。說實話,要當一個負責任、對得起歷史的中央銀行家的確甚難,但要做一個受市場歡迎、不會動輒得咎的中央銀行家,又是否真的那麼難?

試想,有哪個國家的當權政客不喜歡央行印鈔(德國也許是極少數的例外)?作為業主,你希望輕輕鬆鬆供樓,還是個個月為償還按揭節衣縮食?如果閣下把一半身家投入股海,你的願望是手上股票在零息環境中一路向北走,還是在息口回升下轉向南奔?Come on, be honest!

央行掌舵人只會在卸任後才大說「風涼話」,格林斯平針對其繼任者的批評、貝南奇「擔心」市場過度依賴央行寬鬆政策,全都在退任後方宣之於口。貝公、格老對自己出掌聯儲局時的所作所為,就像患了失憶症一樣,早已忘記得一乾二淨。中央銀行家是否真的那麼難做,讀者不妨告訴老畢。

德拉吉卻不一樣,他非但要為多達19國制訂統一貨幣政策,順得哥情失嫂意在所難免,還得時刻跟德國這個對物價穩定擇善固執的歐羅區大當家周旋。德拉吉要「做好呢份工」,比任何央行掌舵人都要難。

為債市嘜頂

正因有必要在不同成員國乃至市場之間求取最適當的平衡,德拉吉的言行往往出人意表「估佢唔到」,2012年一句whatever it takes,歐羅區就此活下來;去年底擺德國上枱硬推QE,同樣在市場沒有充足心理準備下成事。本周此君揚言歐羅區通脹見底經濟改善,債息即使不進一步大升,債市的頂,相信已給他「嘜」個正着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