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
5月31日,周日。國際足協(FIFA)貪腐醜聞震撼全球,主席白禮達在一片柴台聲中四度連任,席未坐暖即「惡人先告狀」,反咬美國別有用心,以打虎為名「粗暴干預」世界足球。
美帝霸權是否無孔不入,值得專文探討,但白禮達試圖以一個指控抹掉另一個指控,非但無法連消帶打,反而欲蓋彌彰,更顯FIFA「身有屎」。
周末讀「忽然文化」針對FIFA醜聞的分析,欄主占飛一針見血,指出由前世界足球先生柏天尼主事的歐洲足協「財政公平守則」(Financial Fair Play, FFP),表面上杜絕富豪大灑銀彈以本傷人,實則以「量入為出」確保弱旅無法抬頭,永遠難望強隊項背。
兩近例歷歷在目
占飛的推論甚具邏輯性︰沒有FFP的束縛,邊線球會尚有因緣際會晉身勁旅的希望;有了FFP,弱隊縱獲富豪垂青入主,受制於量入為出原則,亦不能透過高價購入優質球員提升實力,「二奶」宿命終究難破。
換句話說,FFP等於以白紙黑字為本已享有絕對優勢的歐洲班霸築起一道弱旅永難逾越的「護城河」,把足球世界貧富兩極制度化、永久化!
在下並不熱愛足球,美國究竟是「粗暴干預」還是「替天行道」,留待高人拆解。作為投資者,FIFA醜聞令我想及的是貪腐跟股價的關係。國際足協受盡千夫所指,借題發揮豈不妙哉?
在老畢印象中,近年最轟動且令相關公司股價「流血不止」的貪腐醜聞有兩宗,一涉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旗下墨西哥沃爾瑪(Wal-Mart de Mexico,美國場外交易〔OTC〕代號WMMVY);一涉國營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紐交所ADR代號PBR)。
出事前,墨西哥沃爾瑪乃沃爾瑪集團一大亮點,佔所有Wal-Mart商品比率高達兩成,對集團業務貢獻良多,不在話下。2012年,墨西哥沃爾瑪遭當局起訴,罪名是長年累月有系統地向墨西哥政府官員行賄。案情涉及賄款約2400萬美元,用以收買當地官員,讓公司得以繞過法例大開新店。
墨西哥沃爾瑪一直隱瞞舞弊,美國總部聲稱對事件一無所知,理由是墨西哥沃爾瑪把賄款「包裝」成正常法務開支,連集團最高決策層亦給蒙在鼓裏。
事隔三年,醜聞如何收場,我已懶得深究。然而,墨西哥沃爾瑪遭起訴當晚股價裂口式下跌,單日狂瀉三成,跟香港「妖股」近日跌勢相差無幾,老畢到今天仍記憶猶新。
巴西石油的情況,在下就知得更清楚了。去年,我曾多次以出售covered calls期權策略投資該股,當時油價尚未大跌,PBR股價呈一底高於一底的慢牛走勢。此股從去年3月中約10美元水平,升至9月初的20美元,中間雖有起有落,但半年不到仍翻了一番。老畢運氣總算不壞,PBR轉勢前升穿認購期權行使價,倉內股票「順利」給call走。賺不賺還屬次要,避過PBR隨後的慘跌才執身彩。
國企涉貪積重難返
巴西石油股價9月以後一瀉如注,跟油價暴跌自有莫大關係。可是,以一家曾被無數人寄以厚望(帶領巴西成為石油出口大國)的能源巨企而論,其ADR從高位20美元跌至低位5美元,頭尾瀉足75%,當有油價無法解釋的特殊因素。不說你也清楚,又是貪污惹的禍。
經深入調查後,美國司法機關決定以行賄罪名起訴巴西多家大型工程商合共30名高層,賄款金額高達37億美元;巴西石油則涉嫌偽造賬目和未有如實交代回佣詳情,訴訟纏身無日安寧,多達28名該國政客捲入醜聞。PBR於5美元水平見底後雖隨油價反彈,惟國企涉貪積重難返,巴西石油出事後,老畢從未再次沾手。
回看FIFA,上周的拘捕行動若只是美國插手國際足協管治的開端,那麼「打虎」牽連的人物和機構勢必更多更廣,難怪世界盃多家主要贊助店不敢怠慢,紛紛發動公關攻勢,揚言檢討贊助協議。此舉名為支持「潔淨」足球,實則力求跟涉事高層劃清界線,以免捲進其中水洗難清。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司法部在長達161頁的起訴書中,提到一家以美國為基地的跨國體育用品公司,1996年曾借助賄款和回佣,奪得巴西國家隊贊助權。
反應敏銳所為何事
司法部並未指名道姓,但CBS報道出街後,Nike馬上在公司網站「自爆」同年與巴西國家隊簽了一項服裝贊助合約,並指集團非常關注司法部的嚴重指控。
且慢……司法部在文件中從未開名,只以A公司稱呼涉事體育用品商。Nike急不及待爭着「認頭」,大家不覺此地無銀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兩大因素困擾A股短期後市 |
上一篇: | 本周重要經濟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