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5月30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市場理論的大贏家

5月29日,周五。《信報》讀者對「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肯定不會陌生。這個經美國經濟學家法瑪(Eugene Fama)深化前人理論和實踐、於1970年提出的假說,為他贏得了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一年的經濟諾獎所以成為一時佳話,皆因與法瑪分享殊榮的另外兩位得主(耶魯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芝大教授漢森〔Lars Peter Hansen〕),其中一人(席勒)以指出市場非理性聞名,跟法瑪假定市場上每位參與者都是理性的「經濟人」、股票價格充分反映市場訊息,可謂東西兩極南轅北轍。

牛頭角順嫂

兩位名家同年獲頒經濟諾獎,誰更實至名歸,見仁見智。然而,從投資角度看,「有效市場假說」要義在於「訊息有效」,當市場資訊出現變動時,股票價格必定隨之改變。換句話說,一個利好或利淡訊息剛傳出時,股價已同步變動,消息傳到牛頭角順嫂耳邊,股價早已上升或下跌至「適當」水平,即股價充分反映相關資產所有可獲得的資訊。那等於說,費心分析股票價值,期望跑贏大市,注定徒勞無功。

理論與現實往往存在重大落差,訊息有效亦不可能放諸任何時刻皆準。參考基金經理投資績效,跑贏大市似乎真的很難。可是,能夠長年累月做到這點的,市場上亦不乏人。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應該是「股神」畢非德。

有人問過畢老怎看EMH,「股神」的回應是,價格(price)與價值(value)差異很大;EMH信徒則認為,異確是異,但不是「差異」(discrepancy)而是「異象」(anomaly)。換句話說,畢非德的突出投資表現,跟他懂得利用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異揀股無關,而是因為「股神」在投資市場是一個例外。

「異象」何其多

簡而言之,畢非德的優異回報乃一種異數,不能以此推翻「有效市場假說」。有趣的是,包括法瑪本人在內,研究員這些年來一再發現EMH無法解釋的「異象」。比方說,低市盈率(P/E)或市盈增長比率(PEG)股票被發現長遠跑贏大市,EMH信徒便以「價值異象」(value anomaly)稱之;小型股表現勝於大型股,名之曰「規模異象」(size anomaly);當發現過去六個月或一年跑贏大市的股票往往能持續跑贏,一句「動力異象」(momentum anomaly),便把理論上不該存在的現象合理化。

由此可見,股市「異象」俯拾皆是,投資者若能善加利用,不難成為EMH信徒口中畢非德一樣的「例外」。

今天大行其道的聰明啤打基金(smart-beta funds),不正是窺準不同形式的「例外」,設計出五花八門聲稱能提供額外回報的投資產品,賺取做夢不忘跑贏大市者的管理費嗎?

大小通殺

從這點着眼,法瑪對基金業可謂貢獻良多。市場有效揀股「嘥氣」,買指數基金;異象處處造就跑贏空間,買smart beta。大小通殺左右逢源,最聰明的,你說是誰?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