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5月29日

龐寶林 龐氏第一線

基金互認架起鑊 金融股慢火煎魚

近期基金互認討論熾熱,尤其是陳家強局長不斷解說基金互認難以複製,香港處於寡頭壟斷,更用心良苦地勸喻年輕人加入金融業,再不需要只期望進入投資銀行或商業銀行等工作。基金行業未來前景秀麗,應屬非常良好的選擇,年輕人可投身於本港基金行業,以配合香港成為環球基金中心及世界基金工廠等地位。

筆者極為贊同上述看法,本人從八十年代加入基金行業,對1987年股災停市的記憶猶新,當時香港全年基金銷售業務幾乎歸零,只有贖回基金,故被迫前往台灣拓展業務,初時銀行成為主要銷售渠道,發展亦十分理想,後來更協助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在台灣成立合資公募基金公司,不似香港的銀行業因樓宇按揭的利潤較大,而不太熱中基金銷售或理財業務。

隨着利率自由化,香港銀行的按揭利率從最優惠利率加(P+)變成最優惠利率減(P-)或同業拆息加(H+),利潤隨即大幅下滑,記得張加銘及林寶儀在1997年前成功協助花旗銀行在香港設立理財及基金中心,繼而大幅獲利;本地銀行因此紛紛爭相挖角及招攬人才,張加銘當時被恒生(00011)成功挖角,為恒生創立財富及基金業務收入,他亦晉升至副總經理。目前恒生擁有70隻基金(包括獲本港證監認可及未獲認可的基金,地區覆蓋亞洲、香港、中國、美國及歐洲等)。

林寶儀轉投滙豐,還邀請基金強人Eric Fu及Burno Lee等加盟,滙豐因此成為本港基金銷售的龍頭,加上恒生的基金銷售業務,市佔率極大;外資及其他本地中小型銀行相繼發展基金銷售及財富管理業務,保險公司亦推出投資相連產品,獨立第三方的基金投資/理財顧問等陸續湧現。

銀行現已成為最大的基金分銷商,內地亦以銀行為主要基金銷售渠道,近年更利用互聯網協助銷售。銀行掌握客戶財務資料,客戶又對銀行較具信心,因此基金公司在香港及內地均以銀行為基金的主要銷售渠道,但相關成本非常昂貴,基金公司在內地銀行推廣一隻基金須2000萬元人民幣,包括與銀行分攤管理費、支付研討會及培訓員工費用等;保險公司居次,兩者的銷售金額卻相距甚遠,獨立投資/理財顧問所佔的份額更小。

基金工廠逢機遇

基金互認於7月1日實行,惠理基金(00806)為本地上市的基金公司龍頭,現在卻面對兩大挑戰:

一、競爭激烈,類似基金逾800隻

筆者昨天已於「基金人語」專欄中說明內地公募基金差不多大部分與惠理基金屬於相同類型(均投資於中國),且對內地情況十分了解和認識,尤其是政策等,必然較惠理快速及容易領悟,從前惠理在中國尚未開放時可擔當中港投資專家,如今港股受內地的影響日漸增加,更被指「港股A股化」,惠理的投資速度、對股價的估值、投資方法和思維等均與內地不同;從短期而言,香港的基金公司仍具優勢,但雙方的距離不斷快速地收窄,甚至消失及處於劣勢。

不少有機會通過基金互認的內地中國股票基金今年以來錄得逾100%回報,如滙添富民營活力基金年初至今上升166.35%、銀河行業基金上升137.73%、華商價值精選股票基金上升149.56%等;在中國尚未獲得認可的中國基金年初至今平均上升58.37%。

惠理系列的基金今年回報雖不俗,從39.83%(包含A股成分)至16.37%(高息股基金),平均回報約25%至27%,表現優於同期恒指的19%和國指的22%;但相比之下卻欠缺吸引力,試問日後如何跟國內基金公司競爭?定位又該如何?

以中港金融界一直舉辦球類聯誼活動(高爾夫球及網球等)為例,從前香港金融從業員的球技表現優勝或最多與內地金融從業員不相伯仲,但內地場地眾多,他們極力追趕,並時常練習和舉行比賽,現在內地從業員表現已大幅改進,甚至更出色。

二、論關係,比不上內地

除非表現非常突出、全球享譽盛名、表現又不能複製(尤其是未來回報沒有保證)等,即使基金表現非常理想,分銷銀行可以絕不賣賬,所以惠理可以選擇夥拍四大內銀等,仿效兩大保險公司現與宏利的成功合作例子,或利用「互聯網 +」透過收購合併或合作等接觸龐大的基金分銷網絡,所管理的資產可以從170億美元翻幾倍,甚至數十倍也沒有問題,投資回報並非關鍵,時機極為重要,更何況未來將出現更多競爭者。

不少本港券商、銀行早已易主,如欲於內地急速擴展業務,豈能缺乏內地的靠山及人脈關係?須知愈遲起步、對手的競爭力愈強。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及其經濟效益能否比得上?所以,「滬港通」是券商天價出售的催化劑,基金互認則為基金工廠或相關供應鏈天價出售的催化劑,況且惠理市值295億元,未來控股權價值可能達200億至300億元,謝先生可效法索羅斯自己管理自己的資產更逍遙,又可留下5%股權,將來市值可能隨時可逾百億。

各位亦可考慮已在內地建立關係的東英金融(01140),此股在本周四A股小股災時從上升11%收窄至只升3%;其母公司持有南方東英資產約三成股權,其指數基金發展迅速,相關的資產在一兩年間已遠勝惠理旗下所有ETF的總和,達80億美元。

ETF的成本較低及獲利不菲,惠理投資於主動型基金在這次大牛市必定獲利甚豐;短期北向投資多於南向,而且內地債券基金的吸引力是現在全球最高,即使貨幣基金可能錄得雙位數表現,聽起來亦非常吸引。

基金分銷商方面,各位可考慮香港的獨立投資顧問──康宏(01019,現在停牌),但其保險相連產品收入未來有機會下跌,短期依靠澳門的同類產品代替,暫時對其業務影響不大。

另一選擇為基金網上銷售平台i-Fast,i-Fast去年12月在新加坡上市至今漲56.5%【圖】,i-Fast最初數年在或香港的業務連年虧損,並依靠新加坡業務支撐,後來港府推出投資移民計劃後才逐漸錄得盈利及整體上市。

筆者認為「大時代牛市下」股市暢旺,金融股必然最受惠,並值得各位持有,基金互認可能促成更多基金工廠、基金分銷商(線上及線下)的併購,增大閣下的投資回報,猶如「滬港通」、「深港通」等刺激本地券商股股價大幅攀升,內地併購意欲急升,回報或許更高、更意想不到。各位可有耐性嗎?

基金分銷能力方面,銀行界首推恒生及被越秀收購的創興銀行(01111),恒生本是基金工廠和分銷商,可謂雙重受惠;創興銀行及招商銀行(03968)同樣受惠,但創銀的基數較小,若着重這方面發展,對盈利和股價增添吸引力。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東驥基金、退休金客戶及/或股票組合客戶持有惠理基金,部分組合已於本周全數減持或減持一半;但沒有持有上述其餘股份。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