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9日
5月28日,周四。油價近日好淡爭持,市場都在等一個消息:油國組織(OPEC)6月5日會否調整產量。這一天,油組將在維也納舉行第167次常規會議,大家可有興趣押上一注?
頁岩革命促使美國石油產量回升至數十年未見的高水平,油組透過操控供應影響油價的能力今非昔比,不少專家認為,OPEC的黃金歲月早已一去不返。然而,大家想必記得,去年11月27日油組會後宣布維持產量不變,其時已跌了好幾個月的油價聞聲狂瀉,市場陷入失控狀態。兩個月後,油價與半年前高位比較跌足六成。
「大屠殺」歷歷在目
回看目前,油價雖從略高於40美元的低位反彈不少,布蘭特和紐約期油分別重上62和57美元水平,但去年美國感恩節上演的油市「大屠殺」,慘況仍歷歷在目。
這一幕清楚告訴大家,油組「爛船」豈止三斤釘,OPEC在產量上的任何決定,對油市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先看看數字:1993年,油組產量佔全球原油供應39.7%,2003年比率為40.2%,2013年增至42.5%。換句話說,油組全球佔有率雖不及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阿拉伯石油禁運期的50%,惟過去二十年從未偏離約四成水平。
以2013年油組每天生產3680萬桶原油計算,假設成員國同意全面減產一成,涉及的供應便接近每天400萬桶。市場每天突然少了400萬桶供應,油價會升至什麼水平?
三個情境三種可能
沙地阿拉伯不惜以低油價趕絕美國對手,油組於下周會上決定減產一成,可能性自然微乎其微。然而,我總覺得,油價去年底對油組維持產量不變反應之猛烈,只怕連沙地亦大感意外。
老畢記得,油價其時已從百算急挫,惟布蘭特仍處75美元水平,油組的決定令油價迅速跌至40美元邊緣。半年後的今天,油價雖從低位回升逾四成,但實際只處於60美元左右,較油組上次開會前的水平仍低許多,沙地真的希望「大屠殺」重演嗎?
油組決策過程非我所知,但下周的會議結果不外有三:一、與去年11月一樣,不增不減,產量維持現有水平;二、油組同意輕微減產,比如每天50萬至100萬桶;三、油組決定增產或大幅減產。
不管沙地是否低估了上次會議結果對油市的殺傷力,油價急挫確實迫使美國能源業大削開支,頁岩油商損手爛腳。在鑽井數目銳減下,專家估計美國產油量下半年將回落,供過於求已得到紓緩。
油組下周會後若決定維持產量不變,對油價的衝擊會否一如去年11月般嚴重,有待事實證明。然而,若出現此一情境(上述第一個結果),油價回試50美元甚至更低水平的可能性便不容抹殺。沙地阿拉伯未必希望「大屠殺」重演,但美國對手持續於低油價環境中掙扎,應為部分沙地決策者所樂見。
第三個結果,即油組增產或大幅減產,任何一種情況對油市都會造成難以想像的震盪,我認為發生的可能性極低。
高油價撐財政
剩下來的第二個結果,即油組同意輕微減產,既不足以把油價推上美國油商重新考慮增產的水平,又有助油價在較高水平(比如70美元)穩定下來。去年11月會前,委內瑞拉、尼日利亞等需要高油價支撐財政的國家,費盡唇舌仍無法說服沙地阿拉伯溫和減產。油組這次會否在市場對減產沒有期望下,出人意表爆個「小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坐定定等W形回升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