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
今時今日,還有人在乎企業的年報嗎?3月是金融界傳統的旺季,企業忙出年報,會計師忙着審核。年報是管理層向投資者滙報公司過去一年表現的重要媒介,假如還有人在乎的話。依我看來,年報現在的主要功能,就只是用來應酬監管條例。雖然時下的年報愈出愈厚,但沒有人會把它當作一回事,至少投資者不會。
上市公司大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巨無霸公司,例如大型藍籌及國企之類;第二類是擁有真正業務的中小型公司;第三類則是近期紅到發紫,但沒有真正業務的殭屍型公司,即殼股及莊股之流。
第一類的巨無霸公司,一般擁有大量業務,市值動不動千億以上。這類公司業務覆蓋廣泛,分支隨時遍布世界各地。由於體積龐大,這類公司的營業額及開支往往是天文數字。
要分析這種龐然大物,大多只能從極宏觀的角度入手,例如審視國家政策會否對其發展有重大影響等。舉例說,四大內銀,又或者長和之類,花時間鑽研它們的年報,我認為是沒有必要,亦是沒有用處的。報表上寫的都是百億計的數字,給你算的差5%又如何,差個10%又何干呢?所以,審視巨無霸公司,我認為大家只需粗略知道其市盈率、市賬率及股息率等最基本的數據,然後再考慮宏觀條件是否配合便可。
如果你告訴我,你正在擔心長和(00001)的費用率增加了1個百分點,又或者工行(01398)的壞賬率正在上升的話,我立即想起了《國產凌凌漆》的一句金句,「算吧啦,聞西!」
第二類中小型公司的年報,我認為是最具參考價值的。可惜的是,至今我大概翻閱了50家中小型公司的年報,只得出一個結論︰「唔開胃」。儘管各國大力放水,股市表面欣欣向榮,但企業的經營環境卻愈是嚴峻。競爭惡化、成本飛升,加上政策嚴重偏斜大企業,中小企生存空間愈見困難。所以,睇完一大餐,都買唔落手。至於第三類公司,話明無業務,讀其年報當然是白費氣力了。
因此,我認為當下投資者對年報的冷待,是絕對合情合理的,因為讀完都不會有結論,睇黎都嘥氣。但同一時間,股市正飛升。今時今日,投資者除了擲飛鏢,還可以依靠什麼呢?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