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25日

人氣我寫

一蹴成名──Adidas 領隊海納

Adidas把旗下Reebok品牌待價而沽的消息一直在市場縈迴,早前有傳本港私募基金晉瑋金融(Jynwel Capital)正與阿布扎比政府旗下基金組成財團,計劃提出以22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洽購。

近年以來,運動品牌已經逐漸向潮流靠攏,消費者要求的除了「好打得」之外,更加要「好睇得」。各個品牌為了吸引更多眼球,紛紛一擲千金來贊助大型體育項目及運動員。

直線盤球挑戰Nike

大家還記得今年世界盃的準決賽中,德國大勝巴西「七個一皮」的「明尼路之痛」嗎?其實當時在球場之內,同時上演着另一場「德美大戰」──Adidas硬撼Nike。

隨着德國殺入決賽,與阿根廷爭奪大力神盃,但無論賽果如何,外界也形容,Adidas已經淨勝Nike兩球,因為兩隊的「制服」也是由Adidas贊助。而且今屆世界盃的最強射門鞋也是由Adidas Adizero以47球奪得,穿着這對金靴入波的球星包括占士洛迪古斯、湯馬士梅拿等。

事實上,Adidas跟世界盃有深厚淵源(自1970年以來,世界盃專用足球已經一直沿用Adidas,早前更簽約至2030年,剛好一甲子),而其CEO海納更加是因為足球而一蹴成名。

海納於1987年由日用品公司寶潔(Procter & Gamble)跳槽至Adidas,曾任職銷售總監、銷售執行官、德國公司總經理等不同職位;1999年加入董事會,兩年後成為董事會主席。他於2001年接掌Adidas後,為了正面對抗Nike,不惜動用了數億美元,在美國的波特蘭設立北美總部──即是Nike總部的所在地!如此「挑機」的舉動,正是因為海納一直抱着「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

海納正式「落場」後第一場硬仗,就是2002年的日韓世界盃。他不惜豪擲4000萬歐羅,換來鋪天蓋地的宣傳。在世界盃的熱潮之下,結果成功地顛覆了一向循規蹈矩的日本人,令他們脫下傳統的西裝領帶,紛紛穿着球衣上街,更自此把日本的足球狂熱推出更高峰。

世盃大捷難息股東怒氣

其後的2004年歐洲國家盃,海納更化身成為Adidas隊的奇兵,在距離開幕兩個月前,在飛機上與同為德國籍的希臘國家隊教練敲定了贊助協議。當時希臘在歐洲只屬中下游球隊,世界排名只有35。可是,這支穿着Adidas波衫的神奇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更在決賽時以1:0戰勝了東道主的葡萄牙──無巧不成書,當時葡萄牙穿的正正是Nike。

雖然預計在今年巴西世界盃的大捷,能為Adidas帶來豐厚利潤,該公司預測今年的足球產品銷售超過20億歐羅,比上屆世盃年高出5億歐羅,但是,仍然不能夠忽視Adidas的兩大軟肋:高爾夫球產品及Reebok。由於受到這兩項業務疲弱表現的拖累,令Adidas的股價今年以來跌了約38%,而Nike則上升了10%;此外,由於第二季度的盈利按年跌16%,至1.44億歐羅,該公司下調今年全年盈利預期至6.5億歐羅,低於原先估計的8.3億至9.3億歐羅。

雖然海納在執掌的13年以來,交出不只一張亮麗的成績表,包括把Adidas的盈利自2001年以來翻了四倍、股價在過去5年來升了74%,但仍然阻不了一眾股東喝倒彩,甚至要求把海納「紅牌趕出場」。

當然,即使是球隊也不會因一時的失利就換領隊(曼聯另計),海納與其時時刻刻擔心會被換走,倒不如「的起心肝」,先搞掂Reebok這單deal(求神拜佛千祈唔好臨門先「單刀橫傳」啊),然後綁好鞋帶,再想辦法挑戰一哥Nike吧。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