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8日

沈旭暉 平行時空

怎樣才是恰如其分的國際關注?

月前筆者談及,國際社會愈來愈不關注香港,最近香港的群眾運動得到國際媒體長期注視,可謂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這代表了什麼?假如大家相信國際社會忽然覺得香港重要,恐怕並非事實。

這段時間筆者全程在法國,當地媒體人說一九九七年以來,香港很少出現在他們的視野,對香港人有否民主,基本上沒興趣。政府和商界更務實,坦承對香港的唯一關注是社會是否穩定及會否令營商環境變差,只要中式管治能像新加坡那樣維持威權,就不會管。

「雨傘運動」獲全球關注,主要源自一個意外 —— 催淚彈。雖然催淚彈在世界各國屢見不鮮,但香港這個極少使用催淚彈的和平地方,在運動一開始面對眾多和平群眾與青年學生,就立刻以八十七枚催淚彈的武力嘗試清場(還要清場失敗),出現了一個「比例不當」的問題,這反映一個城市的管理哲學。因催淚彈的圖片有極佳傳訊效果,當時還在天色清明之時,國際媒體自然以「有圖有真相」的原則,進一步擴大報道版面。

不跟隨規則 易得反效果

版面擴大了,比較政治的元素就出來了。過去一年,以催淚彈處理群眾示威的國際新聞有巴西及土耳其等,它們被國際關注,不是由於發生示威的城市有什麼重要性,而是因政府如何處理示威對全國模式有深遠影響。換句話說,香港之所以被關注,不是因為香港,而是西方認為這成為反映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指標。當天向群眾警告「開槍」的橫額,令人想到天安門事件。香港的結局,就意外變成衡量中國的基準。

國際關注是正面的,但若不跟隨國際關係規則爭取注視,容易得出反效果,給予鷹派藉口自不待言,還可能令國際社會看輕香港的國際知識。例如有朋友常希望美國國會舉行香港聽證會,並要參加,但美國學者都知道這想法天真。一來,奧巴馬的回應可是實話,美國最能給香港幫忙的方法,就是不刺激北京;二來,「聽證會」聽來煞有介事,其實毫無約束力,只是美國議員向選民表演的平台,當事人卻會永存標籤。近來有學生婉拒這類邀請,情願直接在香港說話讓人拿去討論,這是前人被不斷「抽水」後的覺悟。

又如有研究國際關係的學生,想到發信予聯合國秘書長,請其關注催淚彈事件。論技術層面,秘書長是行政首長,若處理不同人士去信,據憲章第九十九條,只能是「將其認為可能威脅國家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事項提請安理會關注」,雖然大家對催淚彈憤怒,但相信這不是加沙戰爭的層次。而且秘書長是「法人」,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即使嚴重百倍的事件,也難過中國代表那一關(其中一名副秘書長就是中國人),要是此路通,千萬樣西方更有興趣的中國問題,早被天天討論。

就是在平行時空,中國政府不介意,對口單位也是人權委員會。問題是,大家又要知道國際媒體對香港催淚彈驚訝,是綜合了中國因素、香港歷史、對等原則與現場氣氛等,若要西方政府官方說「不能這樣用」,他們卻不會,因他們用催淚彈的頻率高得多,不會留下把柄限制自身行動。若不得不表態,反而會得出「不予置評」的變相支持警方的說話。香港最懂利用聯合國平台的,其實是對中國核實下已加入的條約,給予「補充意見」的人,例如何喜華等對《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提交保護新移民。

大家常期望多做點就有多點收穫,可惜在現實主義主導的世界,在「引蛇出洞」邏輯下,有時恰恰相反。身處大時代,萬事多角度思考,遇挑釁而冷靜,才能好心做好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