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中國外長王毅日前在聯合國安理會反恐峰會上表示,「國際反恐鬥爭必須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主導作用」、「應充分發揮聯合國及相關國際機構的優勢,包括建立反恐數據庫和訊息交流平台,分享情報資源」,被不少評論解讀為和美國對着幹,暗示不接受美國領導對伊斯蘭國(IS)的作戰。然而,說中國真的很希望聯合國扮演反恐主角,卻又似是而非。
中國不願美國壟斷反恐話語權及領導權,自然是事實,但這不代表中方就願意無限制和聯合國分享情報資源。根據中國定義,「暴力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與「民族分裂勢力」並列為「三股邪惡勢力」,涉及國家根本安全。與此同時,美國「重返亞太」,總會勾結「國內顛覆勢力」,自然也涉及國家根本安全。有關兩種定義是會重疊的,中國眼中的恐怖分子,例如「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是美國公開合作夥伴,假如北京把其定義的「反恐情報」提供給聯合國,美國卻能從中找到潛在「反華」盟友,自不可能被接受。
況且,中國在自身條件豐厚時,是否願意跟隨聯合國框架也是疑問。以朝鮮半島六方會談為例,中國身為東道主,被廣泛嘉許為盡了「大國責任」,但這也是繞過聯合國框架的行為。若果北韓有一天被標籤為「國家恐怖主義」,中國也絕不可能提供本身擁有的北韓資訊,因為那是國家利益所在。
利益交換 獲取情報
這次王毅的表態,其實主要只是針對IS危機,對此中國感到有切身關係,因為IS曾多次表示要「解放」新疆,雖然只是打嘴炮,但不能排除有新疆維吾爾人真的會走去打聖戰。然而,中國已暗示不會參與美國領導的聯軍,卻又希望掌握IS針對中國的情報,才不得不借助聯合國平台,希望美國能分享資訊,並願意以本身掌握的激進伊斯蘭分子反美情報作交換。但在這場戰役中,中方掌握而美國缺乏的情報恐怕有限,如果北京真的有所求,根據外交慣例,總得有所付出,要不是直接參加聯軍,便是在其他層面作出讓步。
說到這裏,讓筆者想起數天前,和一位與政府交往密切的前輩茶敍。他說以其理解,中美就IS問題達成的默契,居然可能以香港為籌碼,要是中國答應出兵,美國就會「建議」香港泛民支持政改方案;要是中國不出兵而又要求美方的IS情報,卻會在方案作出象徵式讓步,儘管香港黨派不可能滿意,美國卻有了面子。
這是筆者首次聽聞把香港政局聯繫到IS,即時反應,自然覺得難以置信,認為只會在平行時空發生。不過,單論外交倫理,卻真是可以這樣運作的,例如一九六二年古巴導彈危機,表面上以蘇聯撤走導彈告終,其實美國也同時在盟國土耳其撤出飛彈,兩件事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但都是談判桌上的籌碼。甚至一九五八年的金門炮戰,毛澤東的官方說法也是「支援中東反美鬥爭」。至於香港有否資格作為足以和IS掛鈎的籌碼,卻是另一回事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澳洲經濟雙引擎帶動中國增長放緩 經濟師料不會成拖累 |
上一篇: | 法極右黨派首奪參院議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