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2月22日

塔拉斯.古斯奧(Taras Kuzio) 特稿

亞努科維奇─從國際夥伴到竊國大盜

短短4年間,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 )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便從友善的夥伴,墮落至一名運用國家機器及暴力集權斂財的「竊國大盜」。不論美國或歐盟決策者,對亞努科維奇一直以來的評價不過建立於一廂情願的空想,而非實在的情報之上。實際上,根據維基解密所示,亞努科維奇與其領導的烏克蘭地區黨(Ukraine Party of Regions)所犯下的罪行,其實早被駐基輔的美國情報人員所知。根據烏克蘭國會反貪污及有組織犯罪調查委員會會長莫斯卡爾 (Hennadiy Moskal)的資料,至少有18名烏克蘭地區黨的議員與一系列的罪行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四年之間,國外對亞努科維奇的態度約略可以劃分為四階段:憧憬(2010年)、解凍(2011年)、停滯不前(2013年),以至認定他為嗜血、集權、掠財集團的領導人(2013年)。

西方由憧憬到失望

在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充滿憧憬的2010年,亞努科維奇在烏國最後一屆稱得上自由選舉的總統大選中贏出,國際社會相信烏克蘭已經被美國顧問們改變,或至少相信情況不會比前總統庫奇馬(Leonid Kuchma)領導的10年(1994年-2004年)更差。當年,各國決策者均對亞努科維奇抱持觀望態度,認為須給予時間讓亞努科維奇證明自己。國際社會一廂情願的憧憬掩蓋了烏克蘭民主的倒退,例如被削權後恍如橡皮圖章的國會,憲法法庭的腐敗及地區選舉造假等等的問題。同時,國際社會的一廂情願亦同時導致他們無視了前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被執政政府透過司法手段加以對付的事實。

2011年,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態度進入第二階段─關係緩和,有解凍迹象。該年伊始,國際性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 (The Freedom House) 便將烏克蘭的自由狀況降級,從「自由」至僅為「局部自由」。縱使烏克蘭的民主制度正被侵蝕,反對派領袖正被逐一清理,歐盟依然繼續與基輔政府商討簽訂加入歐盟及深化自由貿易協議。歐盟及美國遲至10月,方譴責季莫申科入獄的事件。不過,歐盟的所謂譴責和制裁,僅僅是推遲與烏克蘭的經濟合作框架,從該年12月押後到翌年3月,還一直表達在2012年底落實簽訂協議的期待。

代表「停滯」的2012年,充滿着國際社會嘗試終止烏克蘭政府選擇性執法的努力。亞努科維奇在整個2012年僅被邀請到訪一個西方國家,反映了他正被國際社會孤立。縱使如此,更多的控罪(包括謀殺)依然被加諸到季莫申科頭上,但歐盟與烏克蘭的協商,依然未有因季莫申科受到政治檢控而中斷。與此同時,人權及媒體自由被攻擊的情況不僅繼續,且持續升級,而國會同時通過一項極具爭議的法案─將俄語提升至與烏克蘭語地位同等。

國際貪污監測組織「透明國際」報告指出,烏克蘭的貪污問題持續惡化,同時烏克蘭出現了一個龐大的「保皇派」利益集團─以亞努科維奇出生地區作為基地,由亞努科維奇的長子奧力山大(Oleksandr Yanukovych) 所領導。奧力山大報稱為一名牙醫,卻同時位列烏克蘭50大富豪。「透明國際」的報道指,在前蘇聯解體國家中,僅有4個中亞國家貪污情況比烏克蘭更嚴重,同時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 更把烏克蘭列為歐洲最缺乏經濟自由的國度。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歐洲委員會 (Council of Europe) 及多個西方政府均批評烏克蘭2012年11月的選舉並不符合民主價值及標準。

終於到2013年,歐盟就是否繼續與烏克蘭簽訂合作協議舉棋不定,媒體質疑季莫申科會否獲准保外就醫,國際社會對亞努科維奇的觀感可謂已跌至嗜血竊權者的程度。2013年4月,烏克蘭政府釋放季莫申科的盟友盧森柯(Yuriy Lutsenko),但僅此並未滿足美國及歐盟對烏克蘭終止選擇性執法的要求。此前,國際依然相信,亞努科維奇希望作為引領烏克蘭進入歐洲的領導者被載入史冊,基於這種想法,他始終會釋放季莫申科。

狐狸終於露出尾巴

但是在2013年 11月,烏克蘭政府突然在沒有諮詢公眾的情況下單方面中止與歐盟的談判,同一時間更與俄羅斯簽下貸款條約,以紓緩烏克蘭政府在地區黨領袖及總理阿澤洛夫(Nikolai Azarov)的無能、腐敗政策所招至的破產邊緣。此一決定,戳破了西方對亞努科維奇加入歐盟所僅餘的期望,人們認清亞努科維奇的算盤:選擇俄羅斯作為外交夥伴並非為烏克蘭國家利益着想,而僅僅為自己角逐2014年大選鋪路。相比之下,俄羅斯的借貸條件罕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借貸卻以政制改革作為前提條件,選擇前者,較能保證亞努科維奇連任成功。

基輔市中心的佔領及示威,最高峰時人數多達100萬,示威在凜冽的寒冬下持續,在4年以來民主制度的崩壞,官僚體制的貪腐,以及烏克蘭人在國民身份認同所受的不斷衝擊當中燃燒。1月16日,議會打破了既有的正式電子投票程序,改以舉手示意的方式,在匆匆21分鐘內,表決通過了新的、更嚴苛的法例以對付正在廣場上的示威人士,烏克蘭所僅餘的民主制度就此被摧毀;當天被標誌為「黑色星期四」,示威演變成暴力抗爭,烏克蘭成為獨裁國家。

示威持續,計及本周鎮壓造成的傷亡,已有超過100人死亡(包括亞美尼亞籍及白俄羅斯籍人士)、數千人受傷,逾百名記者遭到襲擊,過百名示威者被捕(編按:傷亡數字由本報更新)。亞努科維奇及其執政幕僚的形象,一下子變成「獨裁劊子手」。「汽車佔領廣場」(Automobile-Maydan)運動領袖布拉托夫(Dmytro Bulatov)遭綁架挾持逾十天,期間被虐待,國際人權組織譴責此為「蠻族所為」,事件進一步刻畫了亞努科維奇的「獨裁劊子手」形象。

4年的時間和4個階段方令美國及歐盟決策者認知到亞努科維奇僅僅是一個與歐洲價值為敵的粗暴、腐敗的獨裁者。在亞努科維奇已經成為西方世「過街老鼠」的今天,歐盟是時候跟隨美國及加拿大,對烏克蘭實施針對性制裁(編按:歐盟已於2月21日同意施行針對性制裁)。

作者為艾伯塔大學加拿大烏克蘭研究所

政治與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