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2月15日

林泉忠 信觀正反合

中日之爭:一個巴掌拍不響

自從釣魚島之爭引爆「2012中日大衝突」以來,時隔近兩年,中日關係不僅沒有改善的迹象,甚至在去年年底安倍晉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後,兩國不惜撕破臉皮,將罵戰燃燒到第三國的媒體及聯合國等國際舞台上。而就在雙方不留顏面的口水戰愈演愈烈之際,迎來了甲午戰爭雙甲子的敏感年份,中國媒體也都在紛紛議論中日今年會否「難免一戰」?

中日交惡,造成區域的緊張,牽動戰後的秩序格局,究竟誰應負此責任?

誰改變了釣魚島的「現狀」?

目前導致東海局勢繃緊的兩大焦點,一是釣魚島危機,二是雙方的軍事擴張。從兩國的口水戰中,人們看到的是雙方慣性地將所有責任推給對方,狠批對方蓄意改變現狀、破壞和平。

在應對釣魚島危機方面,日本批評中國以不斷壯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正在試圖以武力「改變現狀」。日本主要所指的是,中國自從2012年9月以來不斷派出海警船(前身為漁政船與海監船)進入釣魚島海域,企圖以武力變更四十多年來由日本控制釣魚島的局面。

與此相對,中方則將衝突歸咎於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於2012年4月16日所宣稱的「購島」計劃,以及野田政府於同年9月11日宣布的釣魚島「國有化」措施。作為回應,日方也批評中國漁政船310早在2008年12月8日就已經進入釣魚島12海里,甚至在1992年就已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鄰區法》,將釣魚島納入其中,因此是中國「挑釁在先」。

東海磨刀霍霍 責任在誰?

只是這場卸責遊戲若要繼續往前推,恐怕要翻出1978年右翼組織日本青年社登島建設燈塔,以及同年中國百艘漁船滙集釣魚島的歷史事件了。

另一方面,中日雙方磨刀霍霍的軍事動作,也是造成東海緊張局勢不斷升溫的緣由。

去年底,安倍一口氣推出「安保三箭」,即2013年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衞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衞力量整備計劃》,其中新出爐的《中期防衞力量整備計劃》,包含了一個耗資24.9萬億日圓的龐大預算,是如假包換的擴軍計劃。日本這次毫不掩飾地宣稱是為了強化對「南西諸島」的防衞,以應對中國進一步的「挑釁」。

除了中國在釣魚島的強勢行為外,日本政府近年還一直批評北京年年大幅增加的軍事預算。上月,安倍就藉出席達沃斯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指摘中國每年超過百分之十的軍費增加是「挑釁」行為,並批評中國軍事發展缺乏透明度。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則加以反駁,稱中國人均的軍事支出是「日本的五分之一」(日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中國的7.7倍)。

中國去年11月23日高調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此舉引發日、美、韓、台的激烈反彈,美日至今仍堅持不承認中國的單方面行為,而南韓則趁勢擴大自己的ADIZ。中國則以美國及其周邊盟國早在戰後就已紛紛劃設防空區的事實進行反駁,並反問:大家可以,為何中國不能?

「雞與雞蛋」的卸責遊戲

在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後,中國高調出動超過50國大使投書當地主要媒體,並將論戰拉到聯合國,批日本的「右傾化」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嚴重挑戰。

中日是當今世界第二及第三大經濟體,對維護東亞乃至世界和平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日本而言,無論是要打造「強大日本」,還是變成「正常國家」,如何讓鄰國相信21世紀的日本不會再走軍國主義道路,自然是無可迴避的一大課題;另一方面,對正在「崛起」的中國而言,在外交方向從鄧小平時代的「韜光養晦」調整到今日的「有所作為」之際,如何樹立起大國風範,消除周邊國家對「巨龍」的恐懼,顯然也是當務之急。

由此可見,今日東海局勢的緊張可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方皆想由此議題出發實現外交乃至國際政治地位的突破,然而正是雙方的這種企圖心(ambition)造成了時下東海局勢面臨擦槍走火的危機,如果中日兩國不正視自己的責任,繼續進行「雞與雞蛋」的卸責遊戲並加劇東海局勢緊張,是否東亞乃至世界和平之福,不言而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