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談到國際協調AI監管,目前焦點放在英國11月初於布萊切利園(Bletchley Park)舉行的全球AI安全峰會,但這類峰會多不勝數,究竟哪個國際機制能脫穎而出及如何分工,仍不清楚。
今年5月舉行的七大工業國(G7)峰會提出「廣島AI進程」,七國同意商討AI治理、版權、打擊AI假資訊等議題。日本尤其想G7成為世界AI法規協調的主要場合,此前傳出日方反對邀請中國參加英國的AI安全峰會,要求待G7就AI規管形成共識後才跟中國討論。可見現時全球相關討論的主要爭議落在談判應該包括什麼國家,特別是已發展國家應否跟中國一起商討。
歐盟籲聯合國設新組織處理
2020年成立的「全球AI夥伴」(GPAI)聚焦討論AI倫理,今年12月將舉行峰會。該倡議有29個國家參與,包括印度、巴西等,但沒有中國。英國本周宣布已邀請中國參與AI安全峰會,似乎是想跟G7和GPAI作區分。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月中建議,應該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AI領域設立類似的組織,讓所有聯合國成員都能參與AI談判。
聯合國處理AI的主要機關是教科文組織(UNESCO),2021年推出AI操守建議,去年在捷克舉行第一屆AI操守論壇。美國今年7月重返教科文組織,正是想避免中國主導教科文組織的AI討論。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主要地區監管AI最新情況 |
上一篇: | AI監管競賽 鬥快立法搶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