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
網絡熱議LK-99,帶動超導體成為概念股被炒起,但跟之前的區塊鏈、元宇宙等概念投資一樣,新科技出現,不代表短期內便能成為投資良機,有時需數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在商業上普及。
炒得最瘋狂的是南韓,很多名不經傳的企業股價暴漲,化學品公司Duksung和高溫超導線技術公司SuNAM最多曾累飆超過兩倍,雖然之後大幅回落,股價仍較LK-99熱潮前高一倍。在美國,把高溫超導技術應用於電力系統的公司American Superconductor股價亦一度翻倍,目前較高位回落近50%,只比熱潮前升了約10%。
縱誕新技術 需數十年普及
超導體股短暫風潮,與近年的區塊鏈、元宇宙、人工智能(AI)等概念股如出一轍,投資者不斷尋找可引爆下一輪社會變革的技術,不過股票買賣流於短炒,跟科研需要細水長流不同。
就算LK-99證實是超導體,也未必可即時應用,由發現新技術到相關技術能夠賺大錢,需要一段時間。科學家1986年便發現銅酸鹽可以成為高溫超導體,惟近年才開始小規模地使用,因為需要研究技術提高物質純度,並壓低成本。中文大學已故前校長高錕1966年已發現光纖,卻要差不多30年後始出現網絡革命,他本人2009年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掉轉頭說,一些技術即使仍未能推動世界改變,也不代表它們不重要。比特幣第一次大漲價至今已6年,區塊鏈的影響離當初大家的憧憬仍有很大距離,但這不能否定區塊鏈有潛力改變世界。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