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在取得鋰供應的競爭中,中國遙遙領先,即使美國等國家急起直追,未來10年也難以趕上。中國早着先機,持之以恒,因此建立了無人能望其項背的優勢。
支持企業四出買礦
中國至少在「十一五」規劃(2006年至2010年)已把研發純電動汽車納入目標之一,在緊接的「十二五」規劃(2011年至2015年)進一步提高推動純電動汽車的重要性,相關目標包括要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取得重大進展。中國政府和企業按照這些五年規劃,十多年前便為鋰電池等新式電池的生產做準備。
相反,美國上屆特朗普政府仍未把電動車列為政策重點,到目前拜登政府才全面推展;大概兩三年前才有共識認同電動車在商業上可行,歐美此時才認真物色鋰、鈷等電池的關鍵原料。
非洲和拉美國家的官員指出,中國公司在國際鋰價低迷時仍為鋰礦投資,一些公司未簽署礦場合同便訂購機器,中國的銀行在協助鋰企時也較西方銀行願意承擔風險。因此,當西方企業開始購買鋰礦之際,中資擁有的鋰礦已可以生產。浙江華友鈷業在津巴布韋Arcadia的鋰礦今年3月開始試產。該公司同月入股一間澳洲公司,間接擁有納米比亞一個鋰礦。鑫豐集團早在納米比亞插旗。龍頭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率領的一個財團,今年1月獲玻利維亞發出鋰礦開採權,第一期投資超過10億美元。比亞迪正計劃在智利興建鋰陰極生產工場。
一座新礦需要20多年才能實現全部產能,運作前要購買開採設備,很多時候要興建碼頭,用來出口鋰回國,並興建道路連接礦場和碼頭,有時甚至要在當地建立處理工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南美鋰三角」 儲量佔全球一半 |
上一篇: | 美蘊藏甚豐 顧慮環保開採停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