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在過去一個世紀,能源主要來自石油,各國絞盡腦汁確保這種「黑色黃金」穩定供應。然而,現在興起潔淨能源,原材料也出現一班新貴,當中鋰最受注目,獲譽「白色黃金」,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則稱之為「新石油」,世界列強已爆發鋰的爭奪戰。
我們在平日生活已常常接觸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都使用鋰離子電池。各國推動減排,希望增加應用可再生能源,計劃逐步淘汰利用化石燃料的汽車,轉用電動車,鋰在這些場合大派用場。太陽能、風能等很多潔淨能源受天氣影響,需要鋰電池儲存能源。電動車電池使用的鋰就更多,所以這種銀白色鹼金屬將是零碳社會的支柱。
南美擬組「鋰版OPEC」
世界銀行去年預測,鋰和石墨、鈷等其他用於製造電池的原料,其產量要在2050年前增加5倍,才能滿足對潔淨能源的需求。鋰需求增長絕大部分來自汽車業,顧問公司麥肯錫預測,鋰電池需求將由2022年的每小時7000億瓦特,增至2030年的4.7萬億瓦特,8年間增長近6倍,當中汽車生產商的需求佔超過九成。有科學家嘗試尋找可替代鋰的物質,但至今鋰的能量密度仍是最高,即平均每單位體積可生產最多能量,可令電池更輕巧,適合用於汽車、手機等移動使用的物件。
原材料的使用量視乎相關地區的經濟和工業活動規模,鋰的冒起不會令這個情況出現大變,所以跟石油一樣,鋰的主要消耗國包括美國、中國和歐盟國家,以及日本、英國、南韓等中型工業強國。不過,鋰和石油的蘊藏分布截然不同,石油集中在中東阿拉伯國家,鋰卻主要來自南美洲,單是「南美鋰三角」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再加上巴西,4國佔全球鋰蘊藏量逾半,自然成為鋰爭奪戰的主要戰場,這些南美國家也正討論是否成立「鋰版OPEC」,透過協調鋰供應來增強對全球鋰價的話事權。
澳生產第一 華提煉稱冠
可是,根據美國官方對主要國家鋰蘊藏量的統計數據【圖】,這個情況未來數年可能大變。鋰並非稀有物質,很多國家都擁有鋰礦,只是之前鋰不值錢,乏人開採。隨着鋰的戰略價值提高,現在各國都加緊尋找國內哪裏有鋰。
另外,上述數據只計算有開採機會的蘊藏量,美國實際擁有的鋰肯定遠超這個數目,惟很多鋰礦都在保育地區附近,短期內不可能開採,未有納入統計。
製成鋰電池需要多個生產程序,鋰資源的競爭不只是控制鋰礦這麼簡單。南美號稱擁有最多鋰,但現時鋰生產一哥是澳洲,佔全球供應一半;世界最大鋰礦是澳洲西部的格林布什(Greenbushes),由中國天齊鋰業和美國Albemarle聯合營運。澳洲礦業技術較先進,也較早開採鋰,南美以至非洲多國的鋰業才剛剛起步。
原油經過煉油工序才能使用,鋰同樣須煉鋰,中國在這方面擁有壓倒性優勢。國際能源機構(IAE)指出,中國佔世界煉鋰業58%,智利和阿根廷分別佔29%和10%,美歐近乎沒有煉鋰廠。至於鋰電池生產,中國更佔四分之三,雄霸鋰電池生產的中游和下游程序。
美四招增供應 歐靠循環再用
美歐擁有龐大的汽車業,鋰對他們十分重要。如今美國四管齊下爭取鋰:總統拜登去年動用《國防生產法》,把鋰、鈷等電池原料列為關鍵物資,政府可撥款資助相關研發和開採工作;正研究如何開採國內的鋰礦;跟盟友簽署礦資源安全夥伴協議,保證互相協助取得重要原料;考慮是否資助加拿大,協助加拿大在鋰、鎂、鈷等礦場採礦,然後賣給美國。
歐洲的形勢較美國惡劣,當地的鋰本就不多,歐盟的目標只希望2030年前有10%鋰、鈷、稀土等電池原料在當地發掘出來,另外15%靠循環再用來取得,並希望把歐洲本地煉鋰提高至其需求的40%。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蘊藏甚豐 顧慮環保開採停滯 |
上一篇: | 周五主要經濟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