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22日

EJ GLOBAL plus 弄巧成拙

過度保密累事 國安更受威脅

美國經常發生洩密,一方面顯示機密保安漏洞,但反過來說也折射出美國保密太多的問題,反令洩密更容易發生,國安更受威脅。根據追查到的華府官方數字,美國政府2012年把9000萬份文件列為機密,平均每3秒就多了一份機密文件。

美國早在獨立戰爭期間已有把政府資料保密的傾向,現時的保密制度始於1951年,由時任總統杜魯門確立,現時主要採取的三級制,保密要求由高至低分為「最高機密」(Top Secret,代號TS)、「機密」(Secret,代號S)和「保密」(Confidential,代號C)。不過,華府的保密制度遠較三級制複雜得多。每份外交或軍事文件一開首會列出一排代號,顯示不同種類的保密分級,除了TS、S、C,還可能寫上SCI(敏感隔離情報,Sensitive Compartmented Information)、SAP(特殊權限計劃,Special Access Programs)等,進一步限制獲准閱讀這類資料的人數。國務院不少文件會寫上NODIS,意思是不能傳閱至其他人或其他部門(No Distribution);至於NOFORN,意思是不能向外國政府或公民分享。

法律上,總統擁有最終權力,決定哪些文件需要保密或解密。執行上,外交和國防官員開始撰寫文件時,便要決定是否需要保密,如有需要可向部門內專責保密工作的官員查詢。

拜登特朗普同涉「密件門」

然而,對於官僚來說,為免出錯,會慣性把很多文件都先列為機密,導致機密過多,而隨之衍生的問題是,當局需要大量人手處理保密工作。事實上,很多所謂的機密,根本屬於國安上不敏感的事情,而基層公務員需要這些資料才能應付日常工作,因而不少人都獲得授權取得密件,甚至連與他們不相干的真正機密都看到,造成國安和洩密風險。

美國政界不時傳出不當處理政府文件的醜聞,總統拜登今年1月被揭發擔任副總統時的機密文件出現在他的住宅內,去年亦爆出在前總統特朗普的佛羅里達州私人別墅找到大量政府機密文件,這些事件或多或少都跟華府太多機密有關。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