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25日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韓日政治破冰 民間宿怨難解

南韓總統尹錫悅本月初宣布解決強徵勞工爭議的方案,為自己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月中舉行12年來首次日韓峰會鋪平道路。兩國短期內可望全速破冰,但日韓之間的歷史恩怨仍未解決,雙方關係長遠仍會不時受歷史問題所困擾。

在日本上世紀初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期間,大批韓國人被強迫到日本工廠工作,勞動環境惡劣,南韓法院2018年裁定當年聘用這些勞工的日本公司有責任向受害人賠償,引來日本反擊。南韓政府本月6日宣布,由韓方成立一個基金,代為向南韓勞工賠償,南韓政府會向國內公司籌款,主要目標是曾獲日本款項而發展的企業,特別是浦鋼製鐵。

強徵勞工賠償方案被斥國恥

然而,南韓人普遍不賣賬,甚至有民間團體形容該方案為屈辱、國恥。根據蓋洛普南韓(Gallup Korea)的民調,59%南韓人反對這個賠償方案,只有35%南韓人支持。64%南韓人不覺得有迫切需要改善韓日關係。多達85%受訪者認為,日本現政府對當年佔領朝鮮半島及所做的暴行毫無悔意。

民調亦發現,只有「60至69歲」和「70歲或以上」群組南韓人認同賠償基金,分別有53%和49%贊成。對尹錫悅最反感的「30至39歲」和「40至49歲」群組,分別有多達75%和78%反對方案;即使較傾向支持尹錫悅的「20至29歲」年輕人,也只有30%受訪者支持方案,59%反對。

受害人提新訴訟添變數

日本結束佔領朝鮮半島至今已78年,但日本和南韓依然未能一笑泯恩仇。兩國試過放低宿怨,1965年簽署《日韓基本條約》,讓兩國關係正常化。2015年簽訂《韓日慰安婦協議》,嘗試一次過處理這個問題牽涉的所有賠償爭議。然而,這些協議用字模糊,沒有正式講明日本為此道歉,也沒有說清楚日本要為在朝鮮半島的暴行負責;再加上不時有日本政界人士發表淡化歷史罪行的言論,令不少南韓人不信任日本。而且,協議中涉及賠償的條款絕大部分未經諮詢受害人便簽署,令日韓和解的協議可有不同詮釋,很容易被推翻。

以強徵勞工爭議為例,《日韓基本條約》附帶其他協議,包括《請求權暨經濟協力協定》。日本聲稱,根據這份協定而出資協助南韓發展重工業及興建大型基建,已算是賠償,而且南韓在協定中承諾不再就勞工問題索償。南韓法院2018年的裁決卻質疑日方的理解,由於那份協定未獲受害人同意,因此相關日本公司須直接賠償受害者。

目前仍有大批南韓受害者不認同尹錫悅的賠償方案,而且還提出新訴訟,有受害者起訴三菱重工,可見這個賠償基金隨時失敗收場。

兩國政客加劇矛盾撈選票

兩地人民都有受害者情意結,南韓人覺得受了日本數十年控制和統治,沒理由退讓。日本人卻覺得政府已經為當年殖民暴行多次道歉,而且日韓政府已簽署解決歷史問題的協議,反問究竟還要日本做什麼,才能令南韓停止糾纏。

歷史問題長期令南韓社會存在反日情緒,日本保守派選民過去20年來也發展出「嫌韓」思想,兩國政界為了撈選票,分別打出「反日牌」和「反韓牌」。慰安婦基金是前車之鑑,儘管屬於保守派的南韓前總統朴槿惠達成這個賠償方案,當輪到進步派的文在寅上場後,方案便停止執行,爭拗重回起點。慰安婦基金有日本政府注資,尚且遭拉倒,何況強徵勞工基金全無日本政府資金,一旦2027年重新由進步派入主南韓總統府,恐怕強徵勞工爭拗又會捲土重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