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4日
曾幾何時,新冠病毒很快便會出現對人類構成重大威脅的全新變種,但自生存能力極強的Omicron病毒株出現後,便「雄霸」了新冠病毒家族,15個月過去仍未見有「Pi變種」,改變了新冠病毒的演變模式。
面世15月 仍為主流毒株
世衞以希臘字母順序命名值得公眾警惕的變種。新冠病毒2020年春季橫掃全球,年底便出現Alpha變種,翌年春季旋即發現更厲害的Delta,同年秋季誕生Omicron,差不多每半年出現一種高速傳播的變種,這還未計Beta等公眾未有注意到的重要變種。
Omicron之後的希臘字母是Pi,惟一年多過後仍未見Pi的蹤影。病毒無時無刻都在變異,世衞考慮是否給予全新希臘字母時,除判斷會否危及全球公共健康之外,新變種的基因排序也要跟現存病毒株有明顯分別。
南非2021年11月通報發現變種B.1.1.529,其基因特質出現很大變化,是Alpha、Delta等變種以外另一獨立「族系」,世衞因此命名為Omicron。這個變種「子孫繁盛」,演變出來的多個第二、第三代亞型仍具高度傳播能力,加上通常幾種亞型同時侵襲,而非以往般同一時間只有一兩種病毒株主導,其他變種敵不過Omicron,令其面世15個月後仍為全球主流病毒株。
Omicron的特點在於其亞型並非各自獨立衍生下去,它們會互相混合成重組病毒株,XBB便是由BA.2下的BA.2.75和BA.2.10.1混合出來,然後再變異成目前的主導變種XBB.1.5。
另外,Alpha、Delta等變種透過提高傳播能力來令自己更易存活,Omicron則提升突破人類免疫能力來變強。其他冠狀病毒都出現Omicron的行為模式,壞處是具威脅的病毒株接踵而來,但這亦可令病毒變得較溫和、更具季節性,人類因而較易控制疫情。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大流行何時結束 政治考慮多 |
上一篇: | 新冠變風土病須過四關未可鬆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