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
沒有人會質疑科技較人眼更準確,在上屆首度使用VAR的世界盃,球證執法的正確率為99.4%,較不使用下的95.6%高,但準確度並非球賽具可觀性的唯一因素,故此運動比賽應否加入科技裁決的爭議仍然存在。
其中一個問題在於球例總會涉及主觀因素。皮球是否完全過了龍門線,或者球員的身軀是否越位,這些決定非黑即白,用科技判斷的爭議較少,但一個犯規行為應否判罰,或者是否嚴重到要紅牌離場,則涉及一定主觀性,把相關問題行為的影片重看多次都不會平息爭拗。
翻看覆檢需時 礙比賽節奏
另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速度。需要視像裁決時,球賽暫停,助理裁判重看影片總得花一點時間,上屆世界盃翻看影片的平均時間為82秒。這會打斷比賽節奏,而且以為入球,球迷慶祝一兩分鐘後,才改判入球無效便十分掃興。
世界級體育比賽不只是體能的比拚,還是一場表演,要讓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得賞心悅目。裁判科技除了讓球證看清當時情況,作出判決後,還要考慮如何迅速、清晰地把這個畫面向觀眾呈現,令觀眾知道這些裁決的理由,減少爭議。
說到底,足球是感性和激情的活動。如果1986年已有VAR,阿根廷球王馬勒當拿的「上帝之手」必定判入球無效。英格蘭球迷依然對此憤憤不平,但也有很多人對這一幕「津津樂道」,認為這些畫面才是足球引人入勝之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日本破16強高牆欠決心 |
上一篇: | 旁證可取消 球迷未必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