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0日
俄羅斯與歐洲博弈,能源是一大戰場,雙方都正計算何時出手切斷天然氣輸送,令對方承受的傷害增至最大。今年冬季將是大戰高峰,俄羅斯能否把歐洲「谷爆」,令對方在政治、經濟和民生都爆煲,將決定勝負。
歐俄已近乎不相往來,唯獨能源交易仍在進行,因為雙方各有所需。俄羅斯在開戰前佔歐洲天然氣供應四成,現跌至15%,但數量仍然不小。歐洲已決定,長遠完全不用俄羅斯能源,但擺脫俄國能源需時,並非說斷就斷。對俄羅斯而言,能源在戰前佔國家外滙收入約四成,只要歐洲國家繼續付款,俄國沒理由有錢不賺。
俄氣遭棄用前致命一擊
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京絕非省油的燈,清楚歐洲想停用俄國能源,因此在歐洲不再買俄氣前用盡這張王牌,看準時機給對方致命一擊。俄羅斯已停止向波蘭、保加利亞、芬蘭、丹麥和荷蘭供應天然氣,並大幅減少向德國、意大利、法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和捷克輸氣。近日俄國藉口「維修」而降低北溪一號輸送管的供應,令出口天然氣至德國減到管道總輸氣量的兩成,正是為冬季能源大戰部署。
在歐洲,政府最擔心冬季暖氣的問題。電力等其他能源可改用核能、石油、煤炭等,但供暖設施只能用天然氣。供暖是重要民生議題,出亂子會令國民捱凍,而且價格再升會刺激通脹,可能引發民怨大爆發,導致歐洲出現社會和政治危機。
歐洲每年在夏天淡季儲存天然氣,以備冬天使用,目前儲存量65%,目標是11月1日前升至80%。俄羅斯希望阻撓儲氣部署,令歐洲因供暖不足而在烏克蘭和制裁問題上屈服。
一旦俄羅斯輸掉冬季能源大戰,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因到明年入冬之時,歐洲取代俄羅斯能源的工作肯定已大致完成,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將失去影響歐洲政策的重要籌碼。已故美國參議員麥凱恩生前謔稱,俄羅斯是「扮作國家的加油站」,如果失去油氣收入,俄羅斯發展便乏善足陳。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攻烏第三階段 受制美長程武器 |
上一篇: | 抵住金融制裁 靠賣油氣穩外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