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8日
美國急於加強拉丁美洲外交,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阻止中國在區內影響力進一步上升,但專家認為,中國在拉美悄悄經營多年,美國現在才出手是太遲,如今台灣在區內的邦交國所餘無幾,最能反映中美兩國在拉美的實力此消彼長。
南美最大貿易夥伴
自蔡英文2016年出任台灣總統後,北京結束馬英九年代的「外交休兵」,重新積極挖走台灣的邦交國,從2017年起,巴拿馬、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4個美洲國家相繼跟台灣斷交,轉而承認北京為中國代表。
台灣現時只剩下8個美洲邦交國,3個在中美洲(伯利茲、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4個在加勒比海(海地、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及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1個在南美洲(巴拉圭)。
除了巴西、墨西哥等大型經濟體,大部分美洲國家會否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一定會先聽聽美國的意見,近年美國能給予的經濟外交利益不多,反而跟中國的貿易額節節上升,促使區內各國紛紛轉而承認北京。
中國現時是拉丁美洲第二大貿易夥伴,若果只計南美洲,更是最大貿易夥伴,超越美國。中國與巴西的每年貿易額由2000年的20億美元升至目前超過1640億美元,對某些南美洲國家來說,與中國貿易的金額較跟美國和歐盟加起來還要大。
中國在本世紀初開始加強跟拉美的貿易,初時主要購買礦藏和農產品,近年配合「一帶一路」戰略,陸續投資當地基建,原材料方面更由純粹購買變成出資直接擁有礦公司、礦場和農場,尤其對智利和玻利維亞的鋰資源深感興趣,目標是盡量能夠控制整條生產鏈的各個環節。
當地官商讚華務實
西方不時警告「債務陷阱」的風險,批評中國利誘各國向她借款興建沒有用的基建,經濟效益不如預期,也導致相關國家無力向中國還款。也有當地人不滿中國推動開發礦業和農業,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
然而,拉美官員和商界普遍不認同西方提及的是嚴重問題,也不覺得中資參與會令國內環保標準下降,反而欣賞中國務實。拉美國家認為,中國跟她們貿易時追求自身利益,天公地道,而且意識形態不重,沒有像美國般附加大量條件,干預程度也較小,直言西方的批評誇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哥倫比亞勢變天 美恐失盟友 |
上一篇: | 冀遏偷渡潮 扭轉前朝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