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
核聚變是核能的一種,跟傳統核能的分別在於,後者使用核裂變(fission)效應,兩者是不同化學過程。
現時我們所用的核能以裂變為基礎,原料通常為鈾和鈈,利用這兩種元素來啟動核裂變,原理是讓較重的原子分裂成更較輕的原子,造成核反應,原子分裂時會釋放出巨大能量,利用這些能量把水加熱,形成蒸氣,再推動渦輪機來發電。
核聚變則是以極高溫度把氫的兩種同位素氘(deuterium)和氚(tritium)加熱,令氘和氚能結合,這個過程除了產生氦,還會釋出較裂變還要高數倍的能量,但其後的過程跟現時的核能相似。
如果做到核聚變,其產電平均成本會較現時大部分能源為低。氫於地球無處不在,例如可從海水抽取,供應無限,反而煤炭、原油等化石能源,以至鈾和鈈,蘊藏都有限。
無廢料輻射水 僅排氦氣
最重要的是,核聚變不會如裂變般產生有害放射性物質,不會造成核廢料,沒有如何處置用完的核燃料棒及輻射廢水的煩惱,但跟現有核能一樣,發電過程中不會排放溫室氣體。無論從減排抑或防止核災害的角度,核聚變能源都是綠色能源。
一些人也提出潛在擔憂。聚變會產生氦,雖然這是無害氣體,但空氣積聚多了氦,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聚變要求溫度達攝氏一億度以上,當發電設施內出現超高溫度,如果防護不當,會否造成危害亦未可知。也有人提出,氚是輻射性物質,質疑聚變是否真的零輻射無危險。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李在明打基層牌問鼎南韓總統社運無出路轉從政 立志捍衞人民生計 |
上一篇: | 環磁機控高溫電漿能力定勝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