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12日

人氣我寫

Xbox軍師斯潘塞 率微軟遊戲升級
押注雲端視野超前 天價購暴雪推手

全球最大電腦軟件商微軟(Microsoft)1月份豪擲750億美元現金,收購遊戲出品商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的歷來最大刁,背後推手正是其Xbox遊戲業務開發主腦斯潘塞(Phil Spencer),也是讓微軟高層環繞企業客戶的核心業務焦點轉移到遊戲業務的人物。

現年54歲的斯潘塞從實習生開始効力微軟,本月獲擢升為微軟遊戲部的行政總裁,他不獨是電子遊戲狂熱玩家,近年更一心推動微軟將發展20年、以Xbox遊戲為主軸的電子遊戲業務策略,提升至類似Netflix的串流模式,讓玩家通過不同上網裝置挑選心儀的遊戲進行對戰。斯潘塞將遊戲業務連貫到雲端運算平台的視野,與微軟行政總裁納德拉(Satya Nadella)一直想擴大雲端業務的方向不謀而合。

斯潘塞出生在小康家庭,據他描述自己在南加州長大,父親是化學工程師,母親是學校教師。他的父親早年買了一部家用電腦Sinclair ZX81回來,斯潘塞開始接觸到電腦編程,從此與電腦結下不解緣。他少年時期舉家遷往華盛頓州里奇菲爾德市(Ridgefield)後,曾在當地電子遊戲店打工,推介客戶買他熱愛的合作類遊戲例如《七寶奇謀》(The Goonies)。他1988年在華盛頓大學攻讀技術科學通訊學位期間,機緣巧合認識到在微軟擔任副總裁的同學父親,因而獲得到微軟實習的機會。不過,他大學畢業後正式加入微軟的第一份工是程式員,與遊戲無關,參與團隊開發理財軟件Microsoft Money和其他程式,據當時一名上司憶述,他是很好聆聽者,很快與其他同事打成一片。

曾領導1999年啟動Xbox初期業務的微軟退休高層巴赫(Robbie Bach)指出,遊戲業務發展最難在商業和創意之間取得平衡,而斯潘塞在這方面表現出色。

買起Minecraft母企大膽一着

納德拉2014年接任微軟CEO後,試圖在消費電子技術中物色具發展優勢的路徑,他曾進軍流動網絡服務,但在搜尋和社交媒體環節均落後於對手。他其後聚焦雲端業務並退出例如於2013年斥資72億美元購入的諾基亞手機業務。

斯潘塞在納德拉升職的一個月成為電子遊戲業務主管,但當時新面世的Xbox不敵對手索尼的PlayStation,玩家投訴Xbox價格昂貴,且重點放在非遊戲功能例如可以播放電視頻道和音樂。

知情人士透露,微軟其後撤銷包括電視電影製作和類似Roku的串流媒體播放盒等娛樂業務構想。他們補充,微軟曾想過將生產實體Xbox遊戲機的低毛利業務賣盤。

儘管如此,斯潘塞仍策劃大規模的遊戲收購,他在2014年向納德拉提出以25億美元收購製作沙盒類遊戲Minecraft的瑞典公司Mojang,納德拉反問在遊戲機市場一直被索尼佔住上風,為何還要繼續投資電子遊戲。斯潘塞當時指出在Minecraft的偌大世界,數以百萬計玩家可以進行交流,而且鼓勵青少年將他們的數學和科學才能學以致用,又謂這是微軟遊戲業務轉型至更廣大受眾而非局限於遊戲機玩家平台的大膽第一步。微軟把Minecraft收入旗下後,新增數以百萬的用戶,到2016年獲部分高層視為最成功的收購之一。到2017年Xbox團隊旗下的遊戲工作室數目增至10家,且直接向納德拉滙報業績。

推月費訂閱 打造新模式

熟悉納德拉思維的知情者透露,納德拉一直專注拓展面向大企業客戶的雲端服務,是斯潘塞向他展示遊戲業務可以融入他的經營策略,創造其後稱為Netflix版遊戲串流的目標,就是在雲端平台而非遊戲機或個人電腦終端提供遊戲訂閱服務。微軟於2017年推出月費訂閱遊戲計劃Game Pass,取代以約60美元購買單一遊戲的服務。

他曾於2018年公司在華盛頓一處山上度假村退修期間,通過即場演示向數百名公司高層示範,一名北美玩家如何利用Xbox,與使用個人電腦上線的歐洲玩家和印尼的手機用戶,對戰微軟雲端的遊戲。

確定目標後,接下來是連串遊戲開發商收購活動,藉此充實微軟遊戲平台的訂閱選單內容,微軟旗下的遊戲工作室數目,亦由2001年推出Xbox初期的5家增至去年的23間。

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仍有待聯邦反壟斷當局審批,若成功過關,微軟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遊戲商,僅次於中國騰訊和日本索尼,而其估計每年逾200億美元的遊戲業務收入,可望與多年穩坐微軟業務收入一哥寶座的視窗作業系統平起平坐。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