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日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處處有外交角力的痕跡,由病毒來源、地方政府有否隱瞞、封關與否、世界衞生組織(WHO)有否失職等等,每個環節都充斥爭拗,來到研發疫苗的階段自然也不能幸免,各國繼續各懷鬼胎,要全球合作研發及分配疫苗,談何容易。
世衞聯同兩個公私營合作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及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簡稱CEPI),攜手推出COVID-19疫苗全球獲取機制,簡稱COVAX,目的是促進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及生產,並確保世界各地能獲公平分配疫苗,以保護世界上高危人士,例如長者、長期病患者、醫護人員等,目標是2021年年底前,將20億劑疫苗送出。
COVAX的本意,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全球都渴求新冠肺炎疫苗,一旦研發成功並開始量產,各地一定「爭崩頭」,出現混亂,而在爭購疫苗「人踩人」下,發展中經濟體及國力較弱的小國,恐怕不能買到足夠數量的疫苗,在這個過程中被大國「踩死」。
美人才充足毋須靠世衞
目前已有156個經濟體參與COVAX,當中64個是富裕地區,包括歐盟27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和澳洲等。然而,有3個大國的名字榜上無名,分別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
美國自絕於COVAX屬意料中事,該國沿襲特朗普近4年管治下的單邊主義,採取「疫苗民族主義」,自己跟不同疫苗研發商簽署雙邊協議,訂購大量疫苗,單是跟當地公司莫德納(Moderna)已訂了1億劑疫苗。這些疫苗會先給誰?大家心中有數。
特朗普已啟動程序,讓美國脫離世衞,現在「杯葛」世衞牽頭的COVAX,也在情理之中。事實上,美國單靠自己的疾病控制中心(CDC)和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有足夠公共衞生及藥物疫苗知識和人才,應付疾病大爆發,不必仰賴世衞提供協助。
華優先供應拉攏東南亞
至於中國呢?根據《環球時報》英文版9月22日的報道,中國專家估計,中國只是審慎行事,最終應該還是會參加COVAX,但加入前要先制定更周詳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旨在「確保中國製COVID-19疫苗有供應時,可在中國公民及中國優先顧及的鄰近地區方面,有所平衡」。直接一點來說,就是:一、跟美國一樣,中國都要先處理自己人民的疫苗供應;二、疫苗是中國的外交戰略工具一部分,先賣給哪國,也要配合外交政策。中國優先給3組國家疫苗,包括「一帶一路」國家、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以及東盟10國。拉攏東南亞,主要是希望他們在南海問題上立場軟化,不跟隨美國的政策。
COVAX恐難達採購目標
相映成趣的是,屬於中國一部分的香港,特區政府早在9月4日已宣布參與COVAX,政府新聞稿當時提到,此舉是「本港『雙管齊下』的疫苗採購策略其中一部分」。
「雙管齊下」,正正道出COVAX的重點。正如該新聞稿指出,COVAX「只能確保覆蓋部分香港市民,而疫苗可能只會於2021年底前送抵本港」,所以一眾參與了COVAX的國家,例如歐盟國家、英國等等,跟香港以及沒有或未參與COVAX的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一樣,都有另行預先採購疫苗。
COVAX目標是明年底前供應20億劑新冠疫苗,但已發展經濟體及大型發展中國家可能已預購了超過10億劑疫苗,COVAX明年是否購買到那麼多疫苗,頗成疑問。有人說,這次新冠疫情遠較2003年沙士(SARS)失控,其中一個原因是全球化退潮,尤其是中美兩國爭吵,未能在防疫抗疫中合作。既然疫情是全球化未能有效運作的病徵之一,那麼,就算如何努力在疫苗方面達成全球的合作,也難以抵擋列強之間現時嚴重勾心鬥角的大氣候。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放大科學聲音 驅走訊息瘟疫 |
上一篇: | 全球援助窮國減債 堵塞滅病毒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