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
短短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對美國經濟和工人造成巨大損害,失業率升至大蕭條以來最高,自今年3月中起有4200萬名工人申領失業救濟,大部分是低收入、低學歷,當中黑人和拉美裔人的比例奇高。如果政府行動沒有協調好,美國經濟前景及不平等問題只會惡化。
美國貨幣和財政政策當局很早就果斷行動,聯儲局把利率削減至接近零,並且與財政部聯手,向住戶、企業,以及州和地方政府提供信貸。國會與白宮至今批出了近3萬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包括2萬億美元的《冠狀病毒援助、紓困和經濟保障法案》(《CARES法案》)。
民生紓困也捲入黨爭
然而,儘管聯儲局承諾其緊急措施「需要多久便動用多久」,但分別由共和民主兩黨控制的國會參眾兩院,以及混亂的行政機關卻沒有作出同樣承諾。民主黨在眾議院通過了3萬億美元的第二份復甦方案,但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未必批准,參院未審理此方案,便開始兩周休會。
美國需要的復甦方案,首要把《CARES法案》中每周額外給予600美元失業救濟金的措施延長。失業保障是強力的逆周期工具,每1元救濟金,便可為經濟增添1.5元。因此,與其按目前計劃在7月底一次過取消,政府應把這項措施逐步取消,隨着失業率回落而根據目標薪金替代率,把這項額外福利調整。
這只是開始。美國官員也必須處理失業保障系統的長期問題,包括很多州份相關系統資不抵債的情況。同時,應加強誘因,吸引僱主使用短期補償計劃或工作分享計劃,讓員工以失業救濟金來替代部分失去了的薪金。
復甦計劃也要獎勵正在工作的人。很多州份在疫前提升了最低工資,但聯邦最低工資依然低得嚇人,很多人在失業前,原本的工作也不足餬口。透過「疫情收入稅務優惠」來向低薪員工提供臨時補貼,可加強復甦,而且為這項稅務優惠永久延長鋪路。這項政策補足低薪員工的收入,以及獎勵勞動。
另一政策是向500名員工以下的中小企業提供可負擔的貸款。在疫情爆發前,中小企業提供近半私人職位。在2月至5月,這些公司卻失去18%的員工,而且將流失更多,因為新冠病毒導致需求模式轉移,很多職位可能永久消失,打工仔或長期朝不保夕,這類職位有54%來自小企業。
微型企業未能受惠
為防止倒閉潮及流失更多職位,有能力存活的中小企業需要獲得可負擔的資本,但不能以《CARES法案》中6月30日結束、仍有1300億美元未使用的「保障支薪計劃」(PPP),作為下一步的基礎。
PPP中已有約5200億美元貸款,向3100萬間中小企業中的大概500萬間借出,惟更多貸款借給了較大型的公司,例如專業服務企業,這些公司本已無意裁員,又或是借給就業不太受影響的地區的企業。
大部分微型企業和一人獨資公司,當中很多是由少數族裔或女性擁有,且未有受惠PPP,主要因為他們跟銀行缺乏連繫。研究顯示,PPP對保住小企業的職位沒有幫助,工作小時的跌幅,在小型和大型企業都差不多。
更好的方法是,利用聯儲局的「大街貸款計劃」(Main Street Lending Program),這個計劃可相對更迅速地向中小企借出6000億美元,長期而言應擴大這個計劃,方法包括動用更多財政部的基金、把可接受的爛賬率下調、削減借款利率,以及提供更大誘因,讓銀行及FinTech公司參與。
個別州份出謀自救
不過,「大街貸款計劃」不適合向小企業和微型創業家放貸,特別是在低收入及少數族裔為主的社區。幸好,一些州份和城市跟地區銀行和信貸聯盟攜手,建立自己的放貸設施。例如,加州基建和經濟發展銀行有一個5000萬美元的災難紓困貸款保證計劃,減少向小公司借錢的風險。加州新預算中,撥出額外5000萬美元,以把私人資金槓桿,向小公司放貸,另有2500萬美元向基建和經濟發展銀行及同類機構,提供資金,這些機構為很少甚至沒有使用銀行服務的小企業服務。
復甦計劃最後一個重要要素,是聯邦政府大幅向州和地方政府給予額外資金,後者是應付疫情的前線。聯邦政府不慷慨伸出援手的話,州和地方政府便要削減開支,聯邦措施刺激經濟的力度就會顯著減弱,令衰退惡化,復甦更慢。
美國正面臨四重危機,包括公共衞生災難、深陷經濟衰退、根深柢固且正在加劇的不平等,以及運作失效的領導,最後一個危機令其他3個危機更形嚴重。不過,美國政策制定者草擬推出切合需要的方案,應對疫後形勢,相信為時未晚。
筆者Laura Tyson為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Lenny Mendonca為加州州長紐瑟姆的前首席經濟及商業顧問
註:本文原載於Project Syndicate網站,本報經網站授權翻譯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狂撈政治紅利 吉村洋文或挑戰安倍 |
上一篇: | 抗擊新冠失分 瘋狂政令博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