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4月13日

黃璟荃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美民主黨新星725萬億元的夢

美國民主黨新星、眾議員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簡稱:AOC)推出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雖然主題圍繞氣候變遷,實際上卻是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為美國勞工做面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準備。

「綠色新政」跟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後推出的新政類似。藉政府大量投資建設新的綠能項目和改革現有的交通設施來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刺激經濟。AOC在政策中提到許多社會福利專案:除了以往受民主黨一貫支持的全民醫療保險之外,新政中還包含類似國民薪資(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稱:UBI)的政策。

「綠色新政」雖跟羅斯福當年的新政一樣是前所未有的經濟實驗,但政策背景卻非常不同。氣候變遷雖是全球危機,但跟大蕭條後的美國不同,全球暖化並沒有對所有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產生明顯的影響。美國經濟近年增長穩定,失業率屢創近10年新低,股市更是爬上歷史高點。缺乏危機感使「綠色新政」不斷受到反對派的批評,認為大幅的財政擴張只會造成赤字增加和通脹惡化。

確實,American Action Forum估計「綠色新政」會在未來10年帶來51萬億至93萬億美元(約725萬億港元)的開銷,可能威脅到美國的財政平衡和信用評級。然而,過去幾年美國各地區受氣候異常影響是事實,而從勞工薪資增長緩慢也可以發現科技發展造成的不平等。跟當時面臨的危機不一樣,美國現在面對的問題在表面上並不明顯,但會漸漸侵蝕經濟。AOC的「綠色新政」雖然聽起來很瘋狂,卻可能是永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電力零排放 建高鐵減用飛機

「綠色新政」以極具雄心的10年為目標,10年內,所有電力必須來自「乾淨、可再生且零排放」的能源,所有建築必須達到節能最高標準,並且政府將大幅推廣「低污染工業」(Clean Manufacturing)。此外,也將大量投資高鐵建設,減低航空業造成的空氣污染。

「綠色新政」的內容同時包含能源以外的議題,計劃中甚至提到將讓所有民眾享有高品質的全民保健,並讓政府擔保每位美國民眾都可以有「一份包含有薪假、退休保險又足以負擔家庭開支的工作」。由於包含的內容太過廣泛,許多民主黨員批評「綠色新政」會因無法受到大眾支持,而無法提出任何達成減碳的實際政策。

他們認為,將以能源為目標的政見做成一套政策,並把社會福利政策分拆,再與其他民主黨原有政策合併,或許可以獲得更高的支持率。但是,「綠色新政」卻可能因此達不到AOC所期待的長久、永續經濟增長。

社會福利政策與能源政策其實相容性非常高。「綠色新政」包含的社會福利也是為了達成長遠綠色增長目標而定。以保證就業和類似UBI的政策來說,政府必須有足夠的人力來開發綠能建設,這些人力必須是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社會福利政策可減少民眾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而藉此激發人民受高等教育和受訓的機會。透過其他教育政策來推廣綠能建設相關的學位,美國可培育出所需的專業人員。若搭配基建改革,除了有效降低失業率外,更有效帶動薪資增長。不難想像,「綠色新政」可比擬二次世界大戰般的全民動員(National Mobilization)。

AOC曾表示將靠財赤作為「綠色新政」提供所需資金,而10年所需資金可能高達93萬億美元,這也成為許多共和黨員批評的目標。實際上,雖然政府需要提供資金贊助開發,如果真的要執行「綠色新政」,混合融資會是很重要的環節。

量寬撐綠色經濟 通脹可控

93萬億美元確實是個很驚人的數字,大增政府支出也會使美國財赤急升,但卻不一定會造成惡性通脹。惡性通脹通常反映的是貨幣流通率與國家生產力的不平衡。若美國聯儲局將綠色經濟增長加入未來升減息的指標,為了達到綠色經濟成長目標而放鬆的貨幣政策,93萬億美元的一部分將可能以貨幣量化寬鬆來執行。而因「綠色新政」所開發的綠能項目將大幅增加國內的生產力,藉此吸收量寬對價格水平所帶來的壓力。且一次性大幅的基礎建設開發也將造成相對的規模經濟效應,相對會比未來漸漸消費來得划算。若美國期望以綠能刺激永續增長,「綠色新政」的效果恐怕比多次性的投資來得高。

93萬億美元的巨額開支不易過關,要通過「綠色新政」更是困難重重。「綠色新政」像是宣言,缺乏執行方式,並以非常長遠又難以達成的目標為中心。許多民主黨員就將之視為無稽之談。而由於共和黨目前仍佔有參議院的多數,且特朗普目前仍執總統大權,此案要通過恐怕最早也必須等到2020年結束,實現新政新時代談何容易。

儘管如此,AOC的努力仍甚有意義。她提出的「綠色新政」促使美國全國討論如何解決全球暖化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衝擊,且許多有意參選明年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也公開表示支持「綠色新政」的信念;此外新政也把氣候變遷問題帶入總統大選。就算「綠色新政」可能只是一場春夢,AOC的影響力仍不可小覷。

黃璟荃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